董施政报告 未停过的教育攺革 吃力不讨好

【大纪元1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思婷香港报导/香港特首董建华公布二○○四年施政报告,这是他任内第七份施政报告,主题是“推进经济转型及复苏,与民休养生息”,但内容空泛,缺乏实质的政策。董建华花了很大篇幅谈论香港在过往一年的经济成果,但对市民广泛关注的政制改革,却着墨不多。而在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下,很多现存的问题都被忽略,更枉论港府会推行政策加以改善。

在教育政策上,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强调港府会大力投资于教育,而且今后会加强与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大众的沟通。然而,近期涉及教育政策的一连串事件,却出卖了董建华的诚意。

董建华七日下午二时半到立法会宣读二00四年施政报告,他表示,本港的高中及大专学制将由原来的四年及三年改为三年及四年,教育统筹局局长今年内会就学制改革问题咨询公众,包括新制的设计蓝图、推行时间表和财政安排。学制改革估计需要四年的筹备期,政府一定会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及在公众的支持下才予以实施。

教统局局长李国章随后表示,最快可以于今年上半年,按施政报告就实行高中三年制和学士学位四年制进行咨询,二00八年推行学制改革。配合学制改革,高中课程内容将会有变动。

教育政策关注社主席张民炳批评,政府要用四年来筹备学制改革时间太长,质疑政府因为财赤而推后学制改革。津中议会主席许俊炎则担心,政府迟迟未有推行学制改革时间表,令中学无法尽早就班级结构、教师人手安排及课程等作准备。

董建华上台以来,推行了一连串教育改革政策,包括让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无所适从的母语教学(推行仓卒,出现课程不衔接等问题,中文中学学生升读高中,需要改读英文课本,非常吃力)、活动教学和目标为本政策(名存实亡)、开办及资助副学士学位课程(推行不到一年突然取消资助,大批学生无力支付与大专院校学费差不多的高昂学费)等政策,社会对港府毁多过誉。

但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仍坚称,港府这几年来在中小学推行的教育改革,方向正确。他说,今后会加强与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大众的沟通;更清晰地解释政策背后的理念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他强调必须坚持教育改革。


就在施政报告发表前两天,某间小学由于缩班政策而被教统局勒令于今年九月停办,因此全校学生于五日罢课抗议,校长更进行绝食,要求与李国章对话。在媒体广泛报导后,教统局派人到学校了解情况。此外,全港教职员月前曾举行了两场集会,并游行至政府总部,抗议政府大幅度削减教育拨款及不满各项教育改革政策,但港府只派出外判保安员而不是警察长官接收请愿信,非常不尊重请愿人士。

另一方面,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又强调,港府会大力投资于教育,因为这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建立知识型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手段。

但在施政报告答问大会上,有记者质疑董建华上述言论,质问政府一方面说大力投资于教育,但另一方面却又大幅削减教育经费,到底港府是大力投资还是大力削资。董建华回答说,港府重视教育,二00四、0五年政府在教育的投资数目与去年相若,“没有削减”。

就在董建华发表施政报告前数小时,政府再次向立法会申请下年度八间大专院校拨款,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以卅一票反对对廿三赞成,否决八间大专院校下年度一百0六亿元的拨款申请。政府于二00一年二月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提交的文件,建议在未来三年的八间大专院校拨款为三百六十二亿元,较上一次拨款少4%。(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