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紡織業要求啟動市場保護機制

標籤:

【大紀元10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蔚然報導)   美國紡織行業星期二提出十項保護申請,要求美國政府啟動市場保護機制,防止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在2005年1月1號紡織品進口配額取消後充斥美國市場。

*提出十項市場保護申請*

美國的六家服裝、纖維和紡織品貿易協會和一個工會組織聯合提出十項特殊市場保護申請,要求美國政府啟動保護措施,在明年紡織品配額限制廢除後把來自中國的十五個類別的紡織品的進口增長限制在百分之七點五的水平上,理由是中國紡織品大批湧入會對美國市場穩定構成威脅。

這十項申請中,涉及棉質男女褲和童褲的申請上星期五已經提交給美國的紡織品協議貫徹執行委員會,另外九項申請也將在本周陸續上交。申請保護的類別包括人造纖維和毛料褲子、棉布和人造纖維針織襯衣、棉布和人造纖維內衣、棉布床單、合成長纖織物和棉紗等。

除了這十項申請外,美國各紡織品貿易協會還計劃提交另外三份申請,要求政府延長2003年12月24號開始實施的對中國生產的胸罩、晨衣和針織品的進口限制。

*坦迪羅:入世協議定下保護機制*

美國製造業貿易行動聯盟的執行總裁坦迪羅指出,這樣做並不是拒絕履行取消紡織品配額的承諾。紡織品特別保護機制是中國入世協議裡明確規定的,為的就是要防止中國紡織品一家獨大,擾亂國際市場的正常運作。

他說:“這是中國加入世貿時同意接受的。協議中明確規定,如果來自中國的紡織品對美國市場造成破壞或構成威脅就可以啟動保護措施。中國是世貿成員裡唯一受制於此的國家,因為世貿組織認為,只有中國才會以不公正的貿易手段和巨大的工業潛力,擾亂國際市場。這一特殊的紡織品市場保護措施不僅美國可以利用,世貿組織其它成員國也可以利用。”

*取消配額導致工作流失*

美國2002年1月曾取消了對中國二十九個類別的紡織品的進口配額,中國這二十九類產品在美國市場上的佔有率迅速攀升,如今已經高達百分之七十。美國製造業貿易行動聯盟的執行總裁坦迪羅說:“2002年取消部份進口配額限制後,美國政府等了將近兩年才採取保護措施。在這兩年裡,美國失去了三十多萬個工作機會,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地區的貿易夥伴佔有的美國市場份額急劇減少。我們不能讓2002年的情況重演。當初制定這一保護措施就是要防患於未然,防止美國市場受到嚴重傷害。”

*搶佔其他國家份額*

美國全國紡織品機構協會主席約翰遜表示,2002年的經驗還證明,中國紡織品出口的迅速擴張是以其它紡織品出口國的利益為代價的,他列舉了一組數據來證明這一結論。

他說:“統計數字顯示,兩年多前取消配額的那些紡織品,全球進口總量一共提高了六億平米,而中國的出口卻增長了十億平米,也就是說,全球範圍內的進口增長不僅全部來自中國,而且中國還搶佔了其它國家原有的份額。”

也許正是出於這一原因,五十四個紡織品出口國的貿易協會,如今為了生存,也極力要求美國啟動紡織品特殊保護措施,限制中國紡織品的出口增長。這些國家本來是美國紡織行業的競爭對手,如今卻跟美國紡織業站到了一起。

*人為因素很多*

低廉的價格是中國紡織品的主要競爭力之一。不過,美國製造業貿易行動聯盟執行總裁坦迪羅認為,中國商品的低價格裡有很多人為因素、不公正的貿易作業,讓其它國家無法與其競爭。

他說:“中國會人為地給產品定價,通過無法償還的銀行信貸,通過國家的補貼來降低價格。2002年取消進口配額限制的二十九種商品的價格在中國的影響下降低了百分之五十三,世界上任何人都無法與其競爭。印度不行,巴基斯坦不行,印尼不行,中美洲國家也不行。降價百分之五十是我們無法承受的,特別是這次申請保護的紡織品類別。如果不採取措施,美國紡織業的七十萬工人,兩年之內就會有三分之二的人失去飯碗。”

*明年一月決定*

美國紡織品行業提出的十項保護申請,由美國紡織品協議貫徹執行委員會負責審批。該委員會包括商務部、國務院、勞工部、財政部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五個單位的代表。他們在接到申請後的十五個工作日內要決定申請是否符合技術方面的標準,然後在 六十天的時間內,也就是在明年一月中下旬左右,決定是否批准申請。

一旦保護申請得到批准,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就要與中方進行協商。在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美國可以單方面把中國相關類別紡織品的進口增長限制在百分之七點五的水平上,為期一年,然後每年可以申請延期,直到2008年底為止。業內人士說,如果中國同意協商的話,可能會達成高於百分之七點五的協議。但是中國態度歷來堅決,不太可能接受美國提出的協商要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盟要求中國改善通路開放市場
台灣維持全球第六大紡織品出口國地位
德國知名企管顧問公司:分享德國紡織業概況
北京警告美莫對紡織品進口限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