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農米 流汗耕耘 歡喜收成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朱有鈴、徐白櫻╱專題報導)

高雄縣美濃鎮農會推出的「美農米」,在全台總冠軍米比賽中一戰成名,勇奪亞軍;在台北縣板橋市農會舉辦的拍賣會上,更創下每公斤5000元天價;突然間,大家對美濃的認識,除了紙傘、粄條、反水庫外,又增加一項,就是香Q的好米。

三年前,美濃鎮農會面臨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勢必遭逢的進口低價農產品競爭,以及菸葉種植即將走入歷史的困境,當時農會總幹事邱肇鴻不斷思索著未來的出路,希望帶領農民走出新路、讓生活更有保障。

由於美濃鎮位在水源保護區,好山好水,是上天給予的最大資源,於是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輔導建議下,開始輔導農民種植台粳二號。

農民以有機沃土種植台粳二號,加上荖濃溪無污染水源灌溉而出的「美農米」,品質果然未令人失望,穀粒飽滿、香Q可口,在91年8月9日正式創立「美農米」品牌上市。

當時市面上白米的價格戰打得火熱,各家品牌削價競爭,許多農會都考慮從國外進口廉價稻米、重新包裝販售,但美濃鎮農會逆向操作,在各界充滿狐疑的眼光中,堅持不打價格戰,要以品質取勝。

邱肇鴻回憶當時情況指出,一開始拓展通路時,許多經銷商認為,這麼貴的米,在南台灣根本沒有市場,建議直接運往北部銷售,潑了他一大盆冷水。在被拒絕、遭遇挫折時,他就告訴自己,「今天不願意賣美農米的人,將來一定會後悔」,來為自己打氣。

邱肇鴻的壓力不止於此,農會為生產良質米而購買設備、改善倉儲環境,投資了三千萬元左右,可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邱肇鴻說,有長達半年的時間,他都無法好好睡覺。

邱肇鴻說,當時農會與大賣場接洽,大賣場的進價實在太低,農民根本毫無利潤可言,農會只好退而求其次,改以南部地區農會超市打開通路,所幸自己曾擔任農會超市主任,昔日經營的人脈派上用場,「美農米」很快在高屏地區農會超市上架販售。

上市第一年,所有農會員工都被分配銷售責任額,上至理事長、下至小員工,每人都要去賣米,親朋好友都曾接到推銷電話,員工充當超級營業員的日子,可真不輕鬆。

上市第二年,「美農米」已出現盈餘,推廣面積也持續增加,尤其在「美農米」獲獎後,市場反應更加熱烈,邱肇鴻說,「現在要煩惱的,反而是沒有那麼多米可以賣了」。

美農米打開知名度,契作面積也從一開始的50公頃,增加為200公頃,再增加到目前的400公頃,明年還可能持續上升至500公頃。而今年銷售額,也將突破去年的5000萬元,達到8000萬元以上。

美農米上市滿三年,成功開創了本土品牌的產銷模式,美農米之後,美濃農會還有「月光山」木瓜、美濃紅豆要陸續啟動。

望著印有斗大「冠軍米」字樣的「美農米」,邱肇鴻欣慰的說,原本許多農民認為種稻米賺不了錢,事實證明,只要能種出良質米,還是可累積財富,一分地一期稻作成本是6000元,可收成7000公斤,每公斤的收購價視品質而定,至少18元,最好的甚至可達30元。

這塊土地怎會沒有希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