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業界看好二次金改 關鍵在市場力量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二十三日電)台灣總統陳水扁日前宣示第二階段金融改革目標,預計民國九十五年底前陸續完成官股金融機構及金控家數減半、三家金融機構市佔率達 10%以上、金融機構至少一家由外資機構經營或在國外上市。學者和業者普遍看好二次金改方向,但多半認為,整併的成效關鍵,市場力量也扮演重要角色。

學者和業界都認為,台灣的金融機構家數過多、市佔率偏低,如果要讓金融市場更有競爭性,金融機構的整併勢在必行,由總統宣示這項政策將有一定的執行力,尤其官股銀行在主管機關的協助推動下,民營化的速度可望加快。

不過,除了百分之百官股的銀行外,已經民營化的官股銀行,在整併過程中仍有民營股東的聲音,官股如何釋出,怎麼整併,學者認為並非易事。

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朱浩民表示,過去政府就希望金融機構家數減少,但整合的速度不如預期,這次總統宣示第二階段金融改革,也設定時程,但能不能按照預定時程完成,後續政策提供的誘因是關鍵,市場機制的力量更是重要。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強調,官方不會介入要求業者合併,同時也預計提出各種誘因,鼓勵金控朝合併方向邁進。

朱浩民指出,過去官股銀行就談過要合併,例如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和中央信託局幾年前就說過要合併,卻也不了了之,這次政府宣示決心,官股銀行的整併應該會加快腳步,但有民股成分的銀行,整併過程的雜音恐怕就比較多,較為費時耗力。

他表示,政府確實難以用強制的力量要求金控整併,但透過誘因,小的金控和大的金控應該有機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整併,但大的金控之間,「誰要當老闆」這種思維,將會是合併過程中的變數。

花旗銀行經濟學家鄭貞茂也認同政府的金改政策,但他也指出,官股銀行的整併會比民營銀行容易,不過面臨立法院審查預算的問題,整併的時間不容易控制;民營金控整併,未來職位怎麼安排以及外資考量價格問題等,要在民國九十五年前完成金控家數減半,實行難度不低。

其實,多家外商銀行目前對台灣銀行整併,仍抱持觀望的態度,規模、經營績效及價格都是考量的問題,匯豐銀行台灣區總經理李睿智就直言,要提供客戶好的服務,不一定要透過整併其他銀行或增加分行家數來達到目的。渣打銀行台灣區總經理張清山對公營行庫、價格太高的銀行或信用合作社等,似乎也興趣缺缺。因此,相關單位正在研擬中的各種鼓勵措施,也是吸引外資的重要關鍵。

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吳中書認為,外資還沒有意願投資台灣銀行,可能因為政府提供的誘因還不足,因為外資來台投資考量的層面很多,除了價格外,法令規章層次太多,都是外資考慮較多的原因。

至於九十五年底前就要陸續完成第二階段金改,吳中書不認為速度過快,他指出,台灣金融機構過多、市佔率偏低一直是問題,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台灣的金改腳步比南韓慢,金融市場瞬息萬變,不加快腳步很容易就被淘汰。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