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畫家余秀雄 薪傳客家文化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據中廣新聞鄧素君報導)

新竹縣素人畫家余秀雄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已經消失的客家早期文化,退休後就致力於以他童年的經歷作為創作靈感,專選古蹟.家畜.農村景物為發揮,每一幅景象現今幾乎已看不到,可以說是客家文化歷史的最好呈現,目前余老師的畫作在北二高關西休息站作長期的展出。

余秀雄表示:從小他就很喜歡畫畫,只是家境不允許,現今兒女都已長大,已無經濟負擔,於是從民國八十一年開始畫畫,而每一幅都是有感於現今農村生活、家鄉景觀都已逐漸消失,而他個人走訪國外,也發現國外的藝術家也都是致力於保存本土的文化,因此這十幾年,余秀雄就不斷以以前的客家景象為創作題材,每一幅畫都訴說著當時的歷史

由於余秀雄老師對客家文化的貢獻,目前客委會已贊助廿萬元,將把余秀雄老師的油畫和詩詞,全部印製成’’台灣的客家風情畫’’,每一篇文章皆經過宋細福博士予以一一考證,除了注有客語發音外,也翻譯成英文,希望讓客家文化更普及到全世界,讓全世界認識客家文化的發展,宋細福博士說明了書中的部份內容

宋細福博士也指出其中一幅畫,是梁家人如何在日據時代藏穀子的智慧

余秀雄老師表示:由於印製台灣客家風情畫的經費,所需相當龐大,雖然獲客委會補助廿萬元,但仍需要一些關心客家文化人士的贊助,這本書印製完成後,將只送不賣,除了送給各圖書館給需要研究和關心客家文化人士參考外,也將在海外送給關心客家文化的海外人士和客家子弟的後代,希望讓全球的客家人不要忘記這些曾發生在祖先點點滴滴的客家歷史。

相關新聞
台灣內湖客家民謠班十週年慶 馬英九出席慶賀
痴迷烹飪的2歲小廚師能做出數十種佳餚
男乘客機上睡2小時 醒來後驚覺還沒起飛
奇特的旅遊新趨勢:搭機時什麼事都不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