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能面临过剩问题

标签:

【大纪元10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9日电)据统计,200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3大汽车消费大国,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辅佐研究员曾柏尧认为,虽然中国经济成长促进汽车消费需求成长,但随着履行加入 WTO开放承诺,未来汽车市场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值得相关台商注意。

曾柏尧在中经院最新一期“台商电子报”中指出,近年中国汽车业蓬勃发展,已成为主要产业之一。据统计,2003年中国产制汽车销售量达 437万辆,较2002年成长34.21%;而且已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3大汽车消费国,占全球市场的7.5%。

据统计,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仍以新车为主,每年二手车交易量约仅占新车销售的4分之1,曾柏尧认为,这显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仍深具潜力。

不过,近期,由于国际原物料(如钢材等)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剧烈,以及履行加入 WTO开放承诺而调降进口关税、逐步取消进口配额等因素,使汽车价格持续下滑,加上采取宏观调控经济紧缩政策,使得中国汽车业快速成长情形,有逐渐趋于平稳迹象。

此外,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04年一季度汽车行业景气状况分析”指出,中国汽车业产量过剩问题有更加严重趋势。自今年 3月起,汽车产量的景气预警灯号已进入代表景气过热的红灯阶段。

另一方面,自1997年6月起,中国汽车出厂价格便持续下降,甚至已压缩到经销商利润,尤其今年2月以后,汽车业利润跌入景气过冷的蓝灯阶段。曾柏尧提醒,虽然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带动的财富效果可以促进汽车消费需求的成长,但是,随着履行加入 WTO开放承诺,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值得相关台商注意。

相关新闻
中共靠维稳手段救市不可持续 沪指跌回原形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人民币遭遇多重贬值压力 今年已下跌逾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