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亞洲水稻種植出現危機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貝倫香港報導) 亞洲是世界水稻種植區。但是一些農業專家警告說,水稻種植業正在出現危機,可能導致亞洲地區的主食供應不足。專家們最近在日本開會討論亞洲的糧食安全問題。

*亞洲水稻產量增長減緩*

亞洲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水稻業中發揮著主要作用。去年全世界八大水稻生產國都是亞洲國家,其中以中國和印度的水稻產量最多。泰國和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出口國。

但是,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亞洲水稻產量的增長率一直呈下降趨勢。

*明實籐基:工業化是部分原因*

日本的東京農業大學教授明實籐基將部分原因歸咎為飛速發展的工業化進程。

他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工業化的持續發展,水稻生產部門和非農業部門之間對有限的資源,如土地、水、勞力和資金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滕基教授也注意到,農民正在離開農田,到其它地方去尋找收入更高的工作。

專家們警告說,水資源的缺乏、因過度使用化學品引發的環境損害、氣候的變化以及低效率的耕種方法使得這種狀況進一步惡化。

*中國水稻產量持平需進口*

中國的水稻收成令一些專家感到擔憂。在1990年到2000年期間,中國的水稻產量一直處於持平狀態;而在1970年到1990年間,水稻產量每年以百分之二點五的速度增長。專家們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民到城市去工作造成的。

國內供應增加緩慢,而需求卻日益增長,這使得中國不得不進口大米。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在國際市場大量購買大米,迫使大米價格上升。

*戴維﹒道:可能影響中國穩定*

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戴維﹒道說這種局面可能會對中國的穩定產生深遠影響。

他說:“今年中國政府已經開始給農民發放補助以鼓勵他們種植更多的水稻。他們從政治角度上非常擔心農村人口和迅速發展地區人口之間的貧富不均現像。通過鼓勵種植水稻他們可以同時解決兩個問題:一來可以確保國內的糧食安全,二來可以抑制極度貧困的農村家庭可能產生的政治不滿情緒。”

*南亞水稻需求逐年上升*

一些專家指出,隨著收入的增加,日本和韓國在過去三十年中,對水稻的需求開始下降。但是對於像菲律賓和南亞等低收入的經濟體來說,因為人口持續增長,對水稻的需求仍在增加。研究結果顯示,僅在南亞一地,水稻的需求每年將增加百分之一點五。這意味著,到2030年,南亞所需要的水稻將比其去年全年的消耗多出百分之五十二。

戴維﹒道說,對亞洲的挑戰是如何提高生產力,也就是用最低的成本生產更多的稻米。

他說:“我非常確信可以生產更多的水稻,但是關鍵問題是生產價格。”

大米的價格近年來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上。但是專家們警告說,因為資源缺乏,大米價格將會上漲,可能會超出窮人的負擔能力。

*日本會議研究開發水稻新品種*

專家們上星期聚集在日本築波,在世界水稻研究會議上提出這一挑戰。科學家們正尋求技術革新,促進生產,研發產量更高、對天氣的變化抵抗力更強、更有營養的水稻新品種。他們說這種開發對那些很貧困的種植水稻的農民來說,可能會增加他們的收入。

在世界水稻研究中處於領先地位的國際水稻研究所表示,找到亞洲水稻種植業的答案還要借助於更多的研究。但是它又補充說,傳統上一直靠西方捐助的水稻研究資金正在減少。這個研究所本身的資金從2001年到2003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六。

有關水稻的問題也傳出一些好消息。印度尼西亞表示,通過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印尼在依靠進口稻米十年之後,已經重新能夠自給自足。在菲律賓,明年可望有創紀錄的大豐收。但是那裡的官員也表示,因為人口日益增加,仍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韓關係民調:相互好感度創13年新高
朝鮮士兵短暫越過邊界 韓軍鳴槍警告
美中過招 專家:中共破壞性政策是印太隱患
菲總統告諭士兵:外部威脅增加 須做好準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