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部份機場 擬開放民營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文儀╱台北報導〕由於台灣十八座機場營收逐年減少,民航作業基金去年首度出現虧損赤字,為了開源節流,交通部昨天政策性決議,將研究推動部分機場「民營化」,優先考量非軍民合用的十座機場,比照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模式,引進民間活力經營,同時節省政府人事成本。

目前全台十八座機場中,本島除中正、高雄小港及新啟用的恆春為單純民用機場外,其餘都是軍民合用機場,另外還有離島的澎湖七美及望安、台東綠島及蘭嶼、馬祖南竿及北竿、金門等七座機場也是單純民用機場;由於軍民合用機場民營化的牽涉範圍廣大,因此交通部長林陵三指示民航局,以和軍方介面較少的機場為優先,選擇一、二處機場,研究委外經營的可行性。

交通部次長蔡堆轉述林陵三的指示說,由於近年來國內各機場持續改善或興建,資金支出龐大,但航空營收卻大不如前,導致過去一向有盈餘的民航作業基金,在支出增加、收入卻減少的狀況下,幾乎入不敷出,今年也只能勉強收支平衡。

根據交通部統計,民航作業基金近年盈餘逐年下滑,民國八十八年還有四十億元的盈餘,逐年減少至九十一年只有廿五億元,去年受到SARS影響而減免起降費徵收,導致基金首度出現虧損五億元。

蔡堆指出,目前國內機場多屬虧本經營,如能委外營運,將可減少政府的人事成本,因為國外很多機場也都採委外經營的模式;不過涉及公權力的飛航管制等項目,仍須由政府辦理。

交通部航政司長林志明表示,以國外機場委外經營的經驗來看,民營業者主要營收來源不在於飛機起降費、場站服務費等收入,而是商店、停車場等附屬事業的收入,像英國倫敦的希斯洛機場就是委託民間經營,業者把機場弄得像百貨公司一樣,就是增加營收的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