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烏魚未成熟 中國漁民搶先捕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榮祥╱高縣報導〕烏魚來了!可惜不是台灣漁民抓的,是中國漁民搶先捕撈後輾轉運入台灣販售,且還未成熟;由於中國漁民濫捕嚴重,漁民出海意願降低,南部傳統捕烏漁港口今年預定出海的巾著網漁船數量僅剩三組。漁民無奈的說,明年說不定巾著網漁船就會從台灣「絕跡」。撈後輾轉運入台灣販售,且還未成熟;由於中國漁民濫捕嚴重,漁民出海意願降低,南部傳統捕烏漁港口今年預定出海的巾著網漁船數量僅剩三組。漁民無奈的說,明年說不定巾著網漁船就會從台灣「絕跡」。

每年冬至前後是捕烏魚旺季,烏魚從日本南部近海與中國大陸河口出發,沿著東海、台灣海峽南下避冬與產卵,在冬至前後到達台灣西南部近海;此時烏魚最成熟,烏魚子也最飽滿,成為南部漁民一年一次豐收機會,稱做「烏金」。

近年因中國漁民濫捕情況嚴重,每每提前在長江口附近作業,撈起大批還未成熟的烏魚,甚至跨越海峽中線搶撈成熟烏魚,而絕大多數魚貨均透過海上交易銷往台灣,使得南部漁民只能空等待,或遠赴中部外海找魚。

距離冬至還有兩個多月,台灣捕烏巾著網漁船都還沒開始準備,興達港魚市場外最近竟已出現零星烏魚交易。

漁會人員私下探聽後,確認是來自中國山東外海的烏魚、且還沒成熟,對烏魚過早被撈起,漁會員工感覺好可惜,形容中國漁民作法是暴殄天物。

漁民抱怨,中國濫捕嚴重,相關單位又無力管理,導致南部烏魚捕獲量逐年驟減,去年甚至僅「幾百尾」進港,與十年前動輒數十萬尾差距極大。

漁民進一步表示,以前每逢捕烏旺季前都會開心準備,這幾年遇到烏魚旺季,反而要慎思熟慮是否出海?

漁民出海意願降低,同時反映在登記出海的巾著網漁船數量上,高雄縣兩大傳統烏魚重地梓官鄉與茄萣鄉,今年巾著網漁船隊登記數至昨天為止都較去年減半,梓官由兩組變一組,茄萣原有四組剩下兩組,讓傳統「烏魚之鄉」美稱逐漸褪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