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鹿鼎記》便休息 張紀中:拍金庸劇太熬人

標籤:

【大紀元11月9日訊】這邊剛忙完新劇《民工》的后期制作,那邊就打起長途籌備《神雕俠侶》“襄陽大戰”的實拍景地。胡子和頭發連到一起都來不及刮的張紀中,揉著傷風的后背訴苦:“拍金大俠的戲太累了,人物、場景、畫面、色彩,各個方面都需要精益求精。后年等我拍完《鹿鼎記》真得好好休息一下了。”昨天清晨,借著《神雕俠侶》轉場的机會赶回北京的張紀中,為20集電視連續劇《民工》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赶回《神雕俠侶》劇組前,張紀中暢談了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張紀中簡介﹕

  綽號大胡子,北京人,1951年出生,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高級經濟師。做過教師、演員,拉過大提琴,寫過劇本,當過副導演、導演,曾任《三國演義》制片主任、《水滸傳》總制片主任、《笑傲江湖》制片人等。多次獲“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主要作品有《笑傲江湖》《激情燃燒的歲月》《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青衣》《三國演義》《水滸傳》等。

   ■昨天.拍《民工》

   青年時當過民工

  張紀中說,《民工》這個題材他一直想拍,因為他青年時期就曾經做過民工。“那時我18歲,在源平到宁武一段修公路,深深感到勞動的艱辛,也看到了農村和城市的差別。有過憧憬———拿著自己掙的錢到城市里去生活。”張紀中表示他拍《民工》不只是怀舊,而是“想讓人們記住身邊有這么一個重要的群體”。他說: “一個城市的發展進度和民工進駐的數量是成正比的。請大家不要只在漏水和裝修時才想起他們,平日卻視而不見。”

  問張紀中是否知道管虎拍攝的《生存之民工》,他回答說不知道。“我不想跟其他人的作品比。反正我們的《民工》是抓住‘情感’這一中心不變,突出民工特有的心態———到城市我是農村人,回農村我是城里的。只要我的《民工》在央視播出后大家能對農民工有所關注,起碼能尊重他們的勞動了,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張紀中把《民工》看做是拍武俠戲間隙搶出來的最有深度的作品,他說觀眾一看色調,一听台詞就知道成色如何了。

   ■今天.拍《神雕》

   場面借鑒《指環王》

   把宣傳重點放在《民工》身上的張紀中,最終還是透露了《神雕俠侶》的拍攝情況,稱高山反應是劇組遇到的最大困難。

   “我們在九寨溝看好了一個地方,可上到這個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大家就全瞎了。高山反應特強烈,根本跑不動,背台詞都气喘吁吁的,差點儿出人命!”張紀中說,劇組每天5點鐘就上山開始准備8點的戲,還得運送大批東西。為了拍攝楊過下水的戲,黃曉明被吊進冰涼的雪水,出來烘干后就再接著下水,一連48小時都不能睡覺,特別辛苦。張紀中夸黃曉明和劉亦菲狀態不錯,屬于“一路上坡”趨勢。他們能抓住浪漫的感覺,進入到規定的情境中。

  張紀中越說越來勁儿,透露明年3月要拍攝的“襄陽大戰”一場戲會借鑒《指環王》的拍攝手法。“我選擇了宁波往南的象山,那里四面環海,環境优美。為拍這場攻防大戰戲,我們搭設了兩万平方米的城堡,場景類似于《指環王》。”張紀中介紹,這場戲將動用上百號人和150多匹戰馬,大量三維動畫運用其中,好好向美國學習一把。“我都想好了,其中一個鏡頭會從郭靖特寫的臉上拉下來,然后鏡頭拉高,拍鐵桶陣和城里的人們在惶恐地奔跑。這是個不間斷的鏡頭,是《神雕俠侶》中場面最恢弘的一幕。”

  談及香港版《神雕俠侶》,張紀中說,到今天他都不明白港台片好在哪里。想起穿黑紗的小龍女他就反感,想起人披著道具服裝扮成大雕他就難受。“創新要有基礎,我們的戲不僅會有郭靖、黃蓉騎著大雕离去的鏡頭,還會出現原著中万獸山庄的場景。神奇我做不到,但通過現代的拍攝手法使小說情節合理化,我力爭實現。”張紀中表示,目前只拍攝了1個月的戲,后面近半年的工作才是最大的考驗。

   ■明天.拍《鹿鼎記》

   不會照搬無厘頭

  揉著傷風的背,張紀中直喊辛苦。他說他曾經是有心將金庸的作品拍個遍,但《倚天屠龍記》已經有人拍了,他索性就徹底放棄。目前的計划是,明年把《鹿鼎記》拍完后先告一段落,好好休息。“《鹿鼎記》剛剛買下拍攝版權,明年《神雕俠侶》一關机我就開拍這個,但我肯定不會像周星馳和張衛健那樣演繹韋小寶,他們是無厘頭,老‘哈哈哈’的,我照搬太沒新意了。”

  張紀中表示,金大俠的作品不純粹是談情說愛和飛來飛去,它還要匡扶正義、為國為民,而且金庸筆下的大俠都是從老百姓中走出來的,跟讀者和觀眾沒有距离,你能看到他的靈魂深處。“某些導演拍的某些武俠片讓觀眾笑場,是因為他偏离了人物的情感,觀眾不能接受。金庸的作品歸根結底就是表現了情感二字,它的魅力需要我通過影視的表現手法折射出來。我努力做到完美表達小說里的東西,結果就是很累、很熬人。”

  張紀中說,拍《鹿鼎記》又得一年,他想休息的愿望只能留到后年實現了。“目前還有好多朋友找我談,說買下原著的拍攝權就是為了給我拍,我不能撂挑子啊。我真累得不行了,拍完《鹿鼎記》說什么也不接了,雖然不是收山但也是告一段落嘍。”張紀中往后一躺,伸了個懶腰。

   娛記是“敵人”(花絮)

  在采訪中,直爽的張紀中隨意地大笑、侃山,偶爾還會摻雜些京罵爽爽口。他說跟記者聊天好久沒這樣放松了,生怕被娛記“暗害”。“不怕你生气,娛記對于我們來說就是敵人。一個湖南記者沒采訪我,就寫了篇‘張紀中稱拍武俠劇徐克太老、王晶拍不了’的文章。人家都是前輩,我能說那些輕薄的話嗎?這种記者根本沒把你的作品放在中心位置,而是變著法儿挑事端,惟恐天下不亂。之后他再采訪徐克和王晶,讓他們談看法,最后再把球拋給我讓我澄清,這不是禍害人嗎?還有一報紙用4個版做《審判張紀中之七宗罪》,還給我畫一漫畫,胸前吊一牌子跟文革似的。我對那個時代本來就憎惡,現在過上好日子還被媒體整,太痛苦了。文娛新聞不能這么做下去了,文化人不是狗仔隊!”(記者 王錚)(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神雕》主題曲《問世間情為何物》 由蔡琴演唱
黃曉明:演“楊過”不怕挨罵
《神雕》主創入川 劉亦菲母女艷惊机場
《神雕俠侶》主創齊聚九寨溝 劉亦菲帶媽進劇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