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凡:鮑威爾講「和平統一」中國的原因何在?

伍凡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1日訊】在鮑威爾訪問北京前夕,筆者寫了一篇評論文章:「為破台灣問題僵局,鮑威爾訪北京商談」。在該文中,筆者分析判斷,無論誰擔任下屆美國總統,美國對台灣問題的政策都將有所調整和改變,以適應大陸軍事力量提升和台灣島內政局的變化;並且判斷鮑威爾勸北京上談判桌和台北談判,實為不易;也估計華盛頓為要求北京參於解決朝鮮核武問題,會在台灣問題上作出適當的讓步。

自今年台灣總統選舉前的種種跡象,以至目前中美台三方關係的互動表現,引發世人觀注。筆者預料美國的對台政策一定會改變,會對台灣不利,但其改變幅度之大出乎意料之外。僅管某些美國官員在鮑威爾講話之後作出解釋,說美國政策沒有改變。是的,美國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但其透明度發生了變化,其執行的方式可能也會發生變化。對台海兩岸問題從「和平解決」的政策轉變為「和平統一」中國的政策,這個政策變化仍然在《一個中國》政策的框架之內。所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解釋:鮑威爾的講話準確的表達了美國一貫的《一個中國》的政策,這是非常高明的解釋。

講話後2天,經過台北向華盛頓的關切和交涉後,美國國務院再次宣佈美國的《一個中國》立場,即台海兩岸問題用「和平解決」(Peaceful Resolution)。這大概是美國顧及到台灣的反彈,要作有伸縮的解釋。僅管如此,美國對台政策改變的意向巳傳達給台北了。筆者認為,鮑威爾在北京的講話是有備而來的,不會是口誤,外傳有口誤應該是外交善後處理的方式之一。

10月27日,鮑威爾訪日、中、韓三國回到華盛頓後,立即接受CNBC電視台記者採訪,他這次用藝術化的話言(TermofArt)說明美國的兩岸政策是「和平解決」問題。他似乎是對「和平統一」中國的政策作些澄清,但他沒有否認「和平統一」中國的政策,這仍然留下了聯想的空間,所以可以理解為「和平統一」也是「和平解決」問題的方式。

據報導,北京領導人對鮑威爾的講話也感意外收穫,他們正在等待事態的變化發展,等待11月2日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然後再調整北京對台政策。並且,目前北京外交部對鮑威爾的講話不作任何評論。

是什麼原因促使鮑威爾提出「和平統一」中國的講話呢?筆者認為,這應該從近幾年來全球局勢變化的大格局中去尋找美國對台海政策變化的依據。

2001年布希政府剛上台時,他把中國當作7個核武敵人之一來對待(布希政府當年共有伊拉克、伊朗、朝鮮、敘利亞、利比亞、俄國和中國等7個核武敵人),並公開申明要全力保護台灣的安全,把中國當作潛在敵人。但時過境遷約4年後,鮑威爾不久前提出中美關係是30年來關係最好的觀點,再演變到近日提出「和平統一」中國的講話。這幾年中美關係變化太大了,美國對台海問題的政策變化僅是其中一項而己。

第一,變化的依據。

一,911事件

911事件改變了美國敵人的順序,突然冒出一個本。拉登和「凱達」基地組織,也多了一個阿富汗塔裡班敵人。這就把中國這個潛在敵人往後退,轉變成戰略競爭對手,現在又演變成反恐怖主義的合作者。中美兩國成為戰略合作者的過程仍在繼續之中,近期利益促使雙方合作,但從長期戰略估計,中美關係前景不明確,根本性矛盾仍然存在。美國為了自己的近期利益,必然和中國進行全面的交流與合作。

二,民進黨執政使台灣問題複雜化

2000年和2004年兩次台灣民進黨執政也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政治事件。台獨基本教義派在過去4年中力量不斷壯大,堅持要「去中國化」;要在2006年正名、制憲,建立台灣共和國;2004年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這是過去從未有的外交行動;台獨份子在美國《紐約時報》上大登廣告,要求美國改變《一個中國》政策,承認一中一台;修改中小學歷史課程,把中國歷史當作外國歷史;高級官員揚言對上海飛彈攻擊,擬訂攻擊長江三峽大霸軍事汁劃,建立軍事「恐怖平衡」,這有可能把美國拉下台海戰爭。所有這些言行都是漸進式的邁向台獨,是進兩步、退一步的策略。

漸進式的邁向台獨的言行與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相衝突,有礙美國利益。事實上,自去年台灣提出「公投」以來,一直到陳水扁的雙十講話,美國政府和智庫不斷或明或暗的警告台獨勢力,明白無疑地講明「美國不會開出一張空白支票給台灣」、「台北不要不斷的去檢驗北京的危險底線」。同時,陳水扁數次途經美國,其接待的規格層次不斷降低,以表明美國對陳水扁的態度。可惜,所有這些明顯告誡訊號,台北全不理會,不顧及美國的利益和感受,最終遭至鮑威爾講話的嚴重警告。

陳水扁在雙十節講話中表明「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並且用台灣名義以新的國家身份申請加入聯合國,這就是非常明確告訴世人,台灣共和國正在催生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為了堅持其《一個中國》立場,鮑威爾不得不出面來嚴重警告台灣。

可以明顯看到,鮑威爾所講的話,正是美國政府當今的觀點。美國的《一個中國》框架寫在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裡。在這個《一個中國》框架裡,原本保有的模糊空間是:「兩岸都承認一個中國,未來由兩岸的中國人和平解決」。然而,恰恰是台獨勢力不斷向台獨逼近,讓美國失去迴旋的空間。

鮑威爾的目的非常明確:他要明白告訴台獨勢力,台獨會引起戰爭,美國不想替台灣戰爭流血,表明「不支援台獨」;而其否定台灣主權的講話,其目的是要阻止台獨勢力玩正名運動,試圖把「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正名為「台灣共和國」,以此達成台獨目標。

筆者認為,鮑威爾的講話其警告意義大過於政策意義,起碼目前美國還不至於要立即對台灣「反獨促統」,而「反獨促談」才是比較準確的解讀。但如果台灣當局們和美國政府鬧彆扭,則另當別論了。

另外,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台灣朝野相當多數人都不相信北京會武力攻打台灣,這也包括一部分海外華人。他們認為,中共叫喊攻打台灣50年了,還不是「狼來了」叫叫嚇人而己;還有一種觀點是大陸問題一大堆,中共沒有能力、沒有膽量攻打台灣。並且認為,中共攻打台灣,美國一定會出兵保護台灣。大概正因為在這種心態指導下,台獨勢力根本不理會北京和華盛頓的警告,一意孤行走台獨。可是,美國政府一再要求和警告台海雙方都不要採取片面行動改變台海現狀,要求雙方談判。這其中的含意很明顯,北京有武力攻台片面行動的可能。

美國為了防止台獨勢力改變台海現狀,損害美國戰略利益,所以美國才不得不傾向於和北京聯手阻止台獨,試圖迫使陳水扁接受《一個中國》框架下和北京談判。

三,朝鮮核武問題

正當布希2003年熱衷於反恐和伊拉克戰爭之際,突然冒出朝鮮核武問題。金正日揚言要用核頭導彈攻擊日本和美國。朝鮮核武問題涉及到亞太戰略平衡、恐怖份子獲得核子武器威脅美國和西方國家安全、也涉及日本要建立核武自衛問題。總之,這是如何防止人類自我毀滅於核武戰爭的大問題。

為解除朝鮮核武威脅,布希一直借助北京之力,把朝鮮吸引進入六方會談,這符合多方利益。在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布希絕不願見到金正日的核武動作。鮑威爾到北京與中國交談核武和台灣問題時,如果北京提出或暗示,要求以朝鮮核武解決來交換台灣問題的讓步,是毫不奇怪的。由此可以設想鮑威爾在北京的講話是有其廣泛的理由,絕不會無的放矢。

四,國際社會的態度

歐盟、俄國、澳洲、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國為了他們自己的經濟和安全利益,先後表明反對或不支援台獨。僅管他們同情台灣人民,但他們仍然以自己利益為優先,站在美國一邊不支援台獨。台獨勢力獲得國際社會支援的聲音很小很弱,這也會影響美國的決策。

五,全球經濟界不願放棄中國市場

中國巳成為世界產品加工廠,價廉物美的貨品銷向全球,成為世界經濟起動火車頭之一;同時中國又是國際資本、商品、能源、資源和技術大市場,帶動世界市場發展;而中國資本也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在全球化市場緊密交流中,中國己成為世界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如果因為台獨而引發台海戰爭,中國的經濟活動能力將下降,這必然會影響全球經濟。這也是全球經濟界非常關注台海關係變化的原因,他們不希望台海發生戰爭。

六,美國計劃以台灣民主社會影響中國大陸

近20多年來,美國長期鼓勵和支援台灣民主社會的發展。而台灣社會的民主制度和思想己明顯的影響了中國大陸。從長期戰略眼光來看,美國絕不會讓專制的中共去統治和消滅台灣民主制度;相反地,美國的長期戰略是台海「和平統一」,讓台灣留在中國之內去深遠地影響及改變中國大陸成為民主社會。

第二,台海關係發展的可能趨勢

一,美國的立場

鮑威爾的講話有2個基本點:「台灣不是主權國家」,這是自1979年美國和台灣斷交以來,不贊成台灣再回到聯合國的基本立場。過去是模糊處理這一立場,現在把立場講明而巳。鮑威爾後來的澄清「和平解決」時,並沒有對「台灣不是主權國家」作任何修改或否定。可見,不論今後4年誰任美國總統,這個「台灣不是主權國家」立場不會被否定,但也不會輕易再拿到台面上,只是各方心知肚明罷了。

這次美國教訓了陳水扁,己達到效果,下一步棋如何走是看臺北和北京的反應。美國對台海兩岸的基本政策非常明確:《一個中國》、和平解決、不支援台獨、維持現狀、執行《台灣關係法》,不會輕易把台灣讓給中共統治。自1972年尼克松總統以來,由共和與民主兩黨建立的、經歷了7任總統執行的台海兩岸政策不會輕易根本改變的,過去30多年來,所改變的大都是戰略或戰術的清析度或模糊度而己,是在不同時期交替運用而己。就如鮑威爾的講話把政策由模糊轉為清析。

可以預料布希連任後,美國會擔任中人角色促兩岸談判,如果台灣仍堅持走台獨道路,則美國也不排除聯手北京促進「和平統一」的可能,以逼迫台獨勢力退步,其目的仍是「和平解決」,避免戰爭。當然「和平統一」仍然大有文章可做,是在什麼架構上「和平統一」?這是另一層次的大問題。

如凱瑞上台,可能會提出《中程協定》,催促兩岸談判,其基本思路和布希現有政策不會有大的不同。其中心思想仍是維持台海兩岸現狀,保護台灣社會民主制度,避免戰爭,以長期維持台海現狀來等待中國大陸社會和政治制度的改變,最終出現民主、自由的大中國。

二,北京的立場。

對北京而言,鮑威爾的講話僅是意外小勝一著,沒有改變台海局勢。回顧歷史,30多年來主導台海局勢變化的是華盛頓,而不是北京。美國推行《一個中國》政策給台灣和大陸帶來了和平與繁榮發展,保持亞太勢力平衡,中國才有成為世界產品加工廠和龐大市場的機會,由此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利益。

因此,北京考慮台灣問題有2個出發點:1.如台灣不堅持台獨,則北京可能仍堅持「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這樣的政策就是保留中華民國的名號,仍恢復到過去的模糊狀態,在此基礎上展開談判。這是北京國台辦517聲明的基本立場。

2.如台灣堅持走台獨道路,則其發展趨勢可能如下,北京會採取以下手段:(1)北京和華盛聯手逼迫台獨勢力退步;(2)制定「統一法」或「台灣基本法」,用法律層面來強迫台灣接受「統一」;(3)統戰台商,鼓動台商「以商逼政」;(4)加緊策動台灣現有的26個外交邦交國斷交,形成台灣更大的外交困境;(5)全面地在國際社會中孤立和打擊台灣國際活動空間;(6)可能對台灣發動經濟貿易戰,封鎖大陸與台灣的經濟往來,打擊台灣經濟活動能力;(7)加速解放軍的軍事力量提昇,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以達到「不戰而屈」的目的,最後以速戰速決攻佔台灣。

事實上,至今為止,以上的手段北京都在不同程度地在運用,但北京的台灣政策一直沒有成功,仍然不能主導台海局勢的發展,不論是國民黨執政或是民進黨執政,台北都無法和北京展開正式談判,為什麼?其根源是中國共產黨的獨裁統治,中共既沒有善待大陸百姓,也沒有善待台灣百姓。北京長期推行「一國兩制」,其在香港的敗例教育了台灣百姓,他們害怕中共獨裁統治,不願與中共談判。

另外,北京最終能否「和平統一」中國成功,還取決於中共政權的穩定與否。中國大陸現面臨政治危機、社會矛盾、金融黑洞、經濟失控、能源缺乏、人口失衡、道德淪喪、教育失敗、三農問題、貧富差距、貪官污吏、失業擴大、社保缺乏、醫費高昂、冤案不絕。如此眾多政治、經濟和社會矛盾的嚴重性遠大過於台灣問題,這些嚴重問題一定會制約著北京解決台灣問題的能力。中國大陸只有推行政治改革,逐步解決上述嚴重問題才能最終解決台海兩岸問題。

三,台灣的立場

1.如果台灣堅持走台獨道路,則台灣朝野會不斷地遭遇類似鮑威爾講話的衝擊,會面臨大陸更大的壓力。這是一條危機嚴重的道路,前景不看好的道路。退一萬步講,如果有朝一日北京和華盛頓沏底鬧翻臉,兩大國發生戰爭,則台灣仍然是戰爭棋盤上的一顆小棋子,受傷受害首當其充。因此,如何保護自己免於戰禍為首要之舉。台灣朝野要慎重考慮台灣的走向。

2.如果台灣不走台獨道路,接受「九二共識」,保留台灣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但堅決反對「一國兩制」,就能堅持台灣和大陸地位平等,維持現狀,不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保持台灣社會的自主性。這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棋子,其最大好處是保住台灣安全、民主制度和國際活動空間。台灣要耐著性子等待大陸的變化,大陸社會一定會向自由民主方向緩慢變化的。過幾年後,中國大陸百姓能更多的周遊列國、開放眼界時,大陸社會就變了。到那時,中共將面臨改革和革命的生死選擇,待大陸解決自身的嚴重矛盾後,大陸和台灣再來商討建立大中國的問題也不遲。與此同時,美國會全力支援台灣,執行《台灣關系法》,保護台灣民主制度和經濟能力。應該說,這是台灣走向的上策。

--轉載自《北京之春》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析中共核潛艇進入日本領海在中日關係中的作用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