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雷公醫師霹靂菩薩 國泰醫院院長陳楷模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碧╱特稿

「生命是無價之寶,當病人來找你時,他是把命交給你,怎能隨便呢?」行醫逾半世紀的總統府資政陳楷模不僅是外科權威,過去在台大醫院服務時,還因教學嚴謹、要求嚴格,而有「雷公」之稱,包括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敏夫、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新光醫院副院長黃芳彥、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等多位名醫,都是他教導出來的學生。

一位教授級的名醫私下透露,第一次上手術檯替一名胃癌病人開刀,從頭到尾被陳楷模指責,讓他差點連手術刀都拿不穩,很沒有面子…。提起當年這段陳年往事,原本憂國憂民、神情嚴肅的陳楷模哈哈大笑說,他以前在台大服務時,對學生的確很嚴格。

目前有很多醫師學生都不相信電視上播出的日劇「白色巨塔」是真的,陳楷模說,其實現在播的版本已經是重新改編後重拍的劇情,和他在廿年前看的版本及情節有滿多不同,那時候,根本沒有什麼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高貴儀器,全都是靠眼睛、手、口及耳朵推敲病情的,對醫師的診斷都是大考驗。

陳楷模回憶,早年他在當住院醫師時,每星期二是主任要回診查房的日子,他前一天都不敢睡覺,徹夜整理病歷,免得第二天主任拿著病歷抽問時,答不出來就慘了…;他還記得,一名現在是院長級的名醫在當住院醫師時,被主任嫌病歷寫得太草率,主任毫不留情就把病歷表隨手一丟,那名醫師只有摸摸鼻子,悻悻然把病歷撿回來重新寫過。

陳楷模開玩笑地說,等到他當上台大外科主任時,也曾看到住院醫師寫的病歷太草率,氣得很想把病歷摔出去,不過一想到一旦摔出去後,恐怕沒人會去撿,只好按捺住,沒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社會向錢看 醫者缺仁心

由於時代不同了,他說,社會風氣大不如前,大家都向錢看齊,想不勞而獲,又怎能苛責「七年級生」是草莓族,禁不起磨練呢?就像現在醫院評鑑要加入醫學倫理教育課程,但是如果學生從小的家庭教育就沒有修身養性的觀念,父母也沒有教導,又怎能期望他在一夕之間具有仁心仁術呢?

他在幼年時,祖父母就常告訴他,「救人一命值千金」,他一直牢記在心,因為當醫師拿起手術刀時,一定要很謹慎、仔細地執行每個步驟,否則「救人」變「殺人」,所以他很認同「白色巨塔」一劇中,一心往上爬的外科醫師財前教授在每次手術前,都會事先模擬一遍,要如何下刀、縫合等步驟,但陳楷模並不認同劇中人物「財前」處理醫病關係的態度及做法,認為財前太大意及自滿,以致讓病患最後死於癌轉移。

陳楷模強調,「驕傲會讓一個人失敗,當沒有人敢批評你,而你又自以為高高在上時,就是最危險的時候了」。

儘管現在已是國泰醫院院長,但是他仍然每天親自去巡房,看病人的狀況,因為他在台大醫院服務時,就曾經有主治醫師在替病人開刀後,沒有查房,結果病人的傷口化膿,被當時的院長也是外科主任高天成發現,下令這名主治醫師停刀三個月,同時要求他好好反省…。

正因為他的個性耿直、敢言且果決,不怕得罪人,因此他在台大醫院服務期間,還常扮演著改革者的角色,不僅曾擔任台大醫院急診處、麻醉科和外科主任,而且在他的任內,還推動國內心臟及肝臟移植,把骨科從外科規立出來。

救助弱勢者 健保不能倒

如今他最掛念的是,全民健保一定不能倒,一定要永續經營下去,否則經濟弱勢者會被迫放棄治療,但是健保給付一定要重新檢討,把錢花在刀口上,不能無限擴張和增加保費。

他同時認為,要加強病人的衛教宣導,不能過度干預醫療行為,要求醫師一定要做什麼昂貴檢查或開什麼藥,當然醫師也要自律,不必要的檢查及手術,就不要做,唯有共體時艱,愛惜健保資源,才能確保民眾就醫無虞,醫療品質不下降。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