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明:一個思想活躍的圖書館

彭小明

標籤:

【大紀元12月13日訊】美國經濟發達,國力雄厚,舉世皆知。可是美國又是一個圖書館大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的比例世界第一,卻鮮有人知。正是美國人普遍擁有圖書館的便利和權利,所以美國人民的思想活躍,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美國紐約市有兩個唐人街。法拉盛Flushing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在紐約出現的新唐人街。在這裡,來來往往的幾乎全是中國人。可以聽到全國任何地方的方言,可以吃到任何地方的風味小吃。除了警察和政府、公務人員,其他幾乎皆是華僑。法拉盛圖書館就座落在當地的主街口。它是紐約市皇后區圖書館的法拉盛分館。樓上是圖書館的國際信息中心,擁有最先進的電腦硬件和軟件,為居民提供世界眼光的信息服務。館中的材料一半是英語,有四十多種語文的館藏書籍,百分之八十都可以外借。這裡的中文書籍十分豐富,比如開架的雜誌欄上就有考古、讀書和大眾電影等不同品位的刊物,讀者可以自由取閱。既有官方的嘹望,也有民運的北京之春。

在這裡還有圖書館聘用的專業館員,比如從上海復旦大學畢業,又到美國修完圖書館學學位的李江林女士。專門主持有關的文化交流活動。比如「散文的星期六」活動,十月九日是史鐵生的病隙隨筆;十一月十三日是張宗子的垂釣於時間之河;十二月十一日是簡禎的紅嬰仔。

除了這樣的典型讀書會,還有許多有關中國問題的講座和座談。比如十月二十三日的西藏文化節,邀請了西藏人組織的專業人員製作西藏酥油畫,展覽西藏文化的圖片,舉行關於西藏前途的討論會。此前還有有關中國文革的紀錄片「八九點鐘的太陽」,關於河南省艾滋病人家庭的現狀紀實影片「好死不如賴活」,以及關於中國農村青年基督教徒隊伍迅速擴大的影片「十字架」等非官方的中國現狀電影在這裡放映,並舉行了有關的座談。在海外都發生了一定的影響,也反饋到國內,引起中國當局的注意。對於這些文化活動,中國大使館十分關注,又不便過於明顯地干預。這些活動經常是雙語的。所以不僅限於中國人的圈子之內。凡是關心中國文化和現狀的美國朋友,都會來參加,舉辦單位還出資贊助活動,甚至邀請其他國家的有關專業人士出席座談,豐富座談的內容和代表性。圖書館主辦的活動是全方位的,中文書刊有大陸的,也有港台的,座談的題目有體制內的,也有體制外的。在美國言論自由,百無禁忌。結果印象中似乎敏感話題就顯得十分突兀。例如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被國內列為禁書,談論該書就顯得敏感起來,西藏前途問題,涉及到自治和獨立問題,也讓人覺得敏感。河南艾滋病蔓延已經積重難返,中國官方一再意欲掩蓋,所以放映有關的民間影片,也被看作犯禁;民間教會更是國內的忌諱,結果放映出來,如此眾多的農村青年無法從共青團和婦聯會求得理解和溫暖,反倒從基督教會裡找到心靈的慰藉和歸宿,怎不令人感嘆唏噓!李江林女士表示,她不代表任何政治社團和勢力,只是秉持自己的良知,借重自己職業上的紐帶,完成一種人性的訴求。例如她還主辦了一種長期的慈善捐助活動,資助艾滋病家庭的子女完成基礎教育。事情都在靜默無聞而腳踏實地地進行著。

德國的生活水平也不低,人民的文化素養也名列世界前茅。或許德國的中德文化交流活動也應該開展得如法拉盛圖書館這樣豐富多彩,令人刮目相看才是。例如,德國的Deutsche Welle德國之聲廣播電台,就應該有條件這樣做,其他如一些德國大學的中文系,也可以這樣展開一些活動。充分享受西方的民主和自由,讓中外文化交流突破海峽兩岸狹隘的意識形態藩蘺,走向世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彭小明:談國內繁榮與海外反對派
彭小明:從歐洲成為第一大對華貿易伙伴說起
彭小明:德國的借鑒--審判共產黨
彭小明:真正自治的西藏將推進中國民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