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寺:香山碧雲寺

標籤:

碧雲寺位於海淀區香山北側,距市區20公里,始建於元至順二年(1331年), 經明清兩代擴建,成現在規模。寺佔地4萬餘平方米,坐西朝東,院落殿宇,憑倚山勢,層層升起,嚴謹壯觀。這裡以五百羅漢堂和金剛寶座塔最為著名。
  
羅漢堂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仿杭州淨慈寺羅漢堂建造的。羅漢堂平面呈「田」字形,每面9間,中間形成4個小天井。堂中心建有一座重簷歇山十字脊的多角亭閣,內有小型喇嘛塔,造型別緻。正門內塑有四大天王,堂內中心為三世佛。四面通道上各立有塑像一尊:東為韋馱,西為彌陀佛,南為地藏菩薩,北為瘋僧。瘋僧即是傳說中的靈隱寺裡嘲諷奸臣秦檜的瘋和尚。

在北面屋樑上還蹲著位濟公。濟公為甚麼蹲在屋樑上?民間傳說羅漢堂排位那天,濟公很早就來了,可大門還沒開。他見來早了,便到附近轉悠。適逢一個花花公子在強搶民女,濟公打抱不平上前搭救,待再回到碧雲寺,所有的座位全滿了,沒有辦法,就爬上屋樑權當個座位。

堂內排列有木質漆金羅漢500尊,佛、菩薩、天王及其他像11尊,加上屋樑上的活佛濟公,總計5l2尊塑像。五百羅漢坐像高約1. 5米,身材大小與常人同,姿態各異,形象生動,有的閉目靜坐,有的低頭微笑,有的坦胸露腹,有的老態龍鐘……仔細看去,第295尊名「暗夜多羅漢」,據說雕的是康熙皇帝,第360尊名「直福德羅漢」,據說雕的是乾隆皇帝,大概想表示大清皇帝原是羅漢下凡,皇權原是「神授」。
  
金剛寶座塔位於全寺的最高處,建於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34.7米,分塔基、塔座、塔身三部份。有石階可上。塔基呈方形,磚石結構,正中開券洞;券牆上有一漢白玉石匾額,上書金字「孫中山先生衣冠塚」。券門內登石階可上至塔座台面,其前方左右各有一圓形藏式塔;其後則是5座十三層密簷方塔:中央一塔,四隅各有一塔。整座塔體佈滿了大小佛像、天王、龍鳳獅像和雲紋等浮雕。

(資料來源:世界旅遊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武夷虎嘯巖 「極目皆圖畫」
文化旅遊:武夷「三仰峰」
敦煌西千佛洞壁畫藝術
青海藏地的神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