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回顧:美國亞裔從政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2月3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黎堡國會報導) 美國的亞裔人士在今年的國會大選中贏得了更多的席位。可是,華裔作為候選人競選聯邦政府公職的情況還沒有獲得任何突破。不過,這種局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發生轉變。

*亞太裔議員人數增加*

在上個月初的國會大選中,印度裔美國人金達爾做出驚人表現,在路易斯安那州亞太裔人口還不到2%的一個國會選區獲得勝利,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二位印度裔國會議員,也使現任亞太裔國會議員從五人增加到六人。

*吳振偉保住唯一華裔席位*

國會中唯一一位華裔議員吳振偉也在大選中克服了大約30年前發生的性攻擊事件對他競選連任產生的負面影響,以58%對38%的優勢戰勝共和黨對手而獲得連任。

美國許多華裔政治團體和活動人士為吳振偉保住了華裔美國人在國會中唯一的一個席位而長長地鬆了一口氣。興奮之餘,華裔政界人士觀察到,除了吳振偉之外再沒有一個華裔美國人作為候選人參與了2004年國會大選的競選。

*郭為婉:應積極競選聯邦公職*

國會亞太裔美國人研究會執行主任郭為婉說,華裔人士應該更積極地競選聯邦政府的公職。郭為婉說:「華裔美國人跟日裔美國人一樣都是美國社會中歷史最悠久的族群,他們的確應該明白美國政治制度是如何運作的。我們這些人當中應該有更多的人參加公職的競選,尤其是政府高層公職的競選。」

*吳冠軍:競選議員不易*

不過,密西根州韋恩州立大學法學院院長吳冠軍教授說,競選國會議員對任何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少數族裔和新移民來說更是如此。吳冠軍說:「你需要有很密切的社區聯繫和深厚的經濟基礎才有能力角逐國會議員。人們常說,一切政治都立足於地方。所以,候選人先從參與市議會、學校理事會和其它地方公職的競選起步會比較容易一些。」

華裔第一代移民吳冠軍教授以自身的經歷解釋說,華人從商不從政的傳統觀念也是長期以來華裔美國人從政不夠踴躍的另外一個原因。

*郭為婉:更多亞裔競選地方公職*

然而,國會亞太裔美國人研究會執行主任郭為婉說,這種情況正在出現轉變。據這個研究會的統計,在今年的大選中,全美國範圍內至少有230位亞裔人士參加了地方政府公職的選舉,其中包括許多華裔候選人。郭為婉說:「有許多亞裔美國人首次參與了這次競選,可惜的是沒有很多人贏得了選舉。不過,這是一次讓他們瞭解競選程序、獲得寶貴經驗教訓的好時機。無論是贏是輸,每一位候選人都把亞裔美國人社區動員了起來,他們是社區的驅動力,使許多亞裔美國人更多地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

*松井:明天的希望*

在這次大選中成功獲得連任的加州聯邦眾議員、日本裔的羅伯特﹒松井對本台說,今天競選地方公職的候選人將是明天亞裔美國人競選聯邦公職的希望。松井議員說:「我們在全國各地都看到許多年輕有為的亞裔人士在競選州議會、市議會和市長的職位。他們很快就會競選國會眾議員、參議員和州長的席位。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鼓舞。」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一共有535位議員,亞裔人士有6位,只佔總議員人數的1%,而亞裔人口佔總人口的4%。觀察人士說,預計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亞裔人士入主國會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移民劉幸誠將出任加州勞工投委會委員
Dell向小公司展示合作商機
矽谷桑尼維爾市首位華裔市長趙中求宣誓就職
休斯頓文化藝術委員會「個人藝術家獎助金」申請說明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