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世界七成珊瑚礁瀕危

標籤:

【大紀元12月8日報導】科學家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只有30%的珊瑚礁生長健康,全球變暖是珊瑚礁生存的最大威脅。

新華社報道,由96個國家240位科學家所進行的研究報告說,全球有20%的珊瑚礁被毀,50%的珊瑚礁受到損傷,但還可以挽救。

除全球變暖(導致水溫升高和海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外,對珊瑚礁構成威脅的因素還包括珊瑚疾病、過度捕撈、沿海經濟發展,以及陸地污染物流入海洋等。

珊瑚礁被毀最嚴重的地區是波斯灣,該區域約65%的珊瑚礁被毀﹔接下來是亞洲南部和東南部,這兩個地區珊瑚礁被毀的比例分別為45%和38%。

珊瑚礁是最古老且最多樣化的生命形式之一,它能為魚類提供食物和庇護,並能防止海岸被侵蝕。珊瑚礁覆蓋的地球表面不足1%,但卻幫助推動了地球上食物鏈和多種經濟的發展。

 

相關新聞
台墾丁完成全球首創海底生態遙控監測
「阿瑪斯」貨輪殘骸  珊瑚礁學會籲移除
沉船未處理 成珊瑚殺手
保育聯盟:全世界逾半數珊瑚礁瀕臨絕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