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購IBM 開啓政策掩護下的資金外逃

--中資大手筆海外收購 出國購匯鬆動 外界稱中共默許紅色資本暗撤大陸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1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涵綜合報導) 北京時間12月8日上午,由中國前任党主席江澤民兒子江綿恒任副院長的中科院作爲大股東的中國聯想集團公佈計劃收購IBM的同一天,中國外匯管理部門宣佈,將提高公務出國人員的購匯額度。這二條消息,引起中國大陸和國際高度重視。

*聯想購買IBM個人電腦業務

北京時間12月8日上午,持有約4億美元現金的聯想電腦公司宣佈以12.5億美金(包括六點五億美元現金和六億美元聯想股票)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同時聯想還要承擔5億美金的IBM負債。兩家電腦巨頭組成的擁有19,000員工的新公司將面臨多種挑戰。金融市場認爲,這是迄今爲止,中資企業收購海外資産的最大的一筆交易。

西方媒體稱,如失去美國政府及企業界的訂單,聯想購買的只是一個IBM空殼。

幾乎在同時,中國外匯管理部門宣佈“將提高公務出國人員的購彙額度”。旅美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認爲,這些措施開啓了中國資金外逃的大門:“中共官員信心崩潰,許多政府官員正通過各種渠道將資金轉移海外,官方在海外的收購舉動,會引來各地效仿,成爲轉移資金的掩護,開啓資金外逃的大門。”

一些綜合調查顯示,中共官員都忙於“後路工程”。一些高官和紅頂商人流行“撤退”口頭語,這話本是中共宣傳電影中的常用臺詞。中共官員大多是先將資金撤離大陸,存放海外銀行,以防不測。

有了海外投資和收購,整個構成和今後公司的管理等,這一切環節都可能是中共官員在海外的“生財之道”,IBM收購案將會導致更多中資公司收購海外資產。如同中國國内的項目投資、鐵路投資,項目是表面,一旦項目到手,整個項目過程,會沉澱大量資金到私人手中。

*IBM個人電腦連年虧損

IBM 於1981年率先打開個人電腦市場,創建了行業標準,並保持行業領先直至1994年。近年IBM的個人電腦業務一直虧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S.G. Cowen分析師韋伯(Steven Weber)在上周五估計,攜帶型電腦和臺式電腦兩項業務今年有望爲IBM帶來大約100億美元收入,稅前虧損約爲2.5億美元。2002年IBM個人電腦部虧損1.71億美元。

IBM通過此次交易退出了個人電腦市場,今後將重點發展利潤率較高的軟體和服務業務。聯想則通過收購,年收入達到120億美元以上,其中72%的收入來自海外。在以銷量而論的全球個人電腦製造商銷售排名中,聯想將占到8.6%的份額,排在戴爾(Dell Inc.)16.8%和惠普(Hewlett-Packard Co.) 15%之後。

*主要訂單有流失風險

由江綿恒任副院長的中科院是聯想的最大股東。雖然在中國主持互聯網封鎖工程的江綿恒擁有美國綠卡,美國業內人士質疑美國政府是否會繼續將電腦業務交給一家中國政府控股的國有企業,因爲其中涉及了美國國家機密的問題及美國國內政治現實的壓力。觀察家也懷疑美國企業界願意自一個從未聽過的公司購買電腦。如果失去美國政府及企業界的訂單,聯想購買的就幾乎只是一個IBM 空殼。

華爾街日報稱,戴爾和惠普早已對在聯想集團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時爭奪IBM的企業客戶垂涎三尺。擔任聯想集團此次收購顧問的高盛(Goldman Sachs & Co.)分析師Laura Conigliaro表示,根據個人電腦行業過去的業務合併經驗判斷,市場佔有率流失的現象難以避免。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師Toni Sacconaghi預計,在IBM所損失的業務中,戴爾公司將獲得其中的45%,惠普將獲得30%。

*開啓政策掩護下的資金轉移
聯想這次以12.5億美金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其中6.5 億是現金,外加6億美金的聯想股票,同時承擔5億美金的IBM負債。IBM 將擁有合併後公司18.9% 的股權。據聯想財務長馬雪娟介紹,聯想約有26億港元現金(約4億美金),華爾街認爲聯想集團可能會發行新股並進行借貸爲這筆交易融資。資料顯示,這是迄今爲止,中資企業收購海外資産的最大的一筆交易。

今年以來,國際遊資由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湧入中國,爲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商業部鼓勵中資企業到海外投資。今年10月,武鋼股份同澳大利亞國際礦物公司簽訂了爲期25年的鐵礦石銷售合同,銷售額預計超過146億美元;11月胡錦濤出訪拉美,計劃在未來幾年中國陸續在阿根廷投資兩百億美元於石油勘探和鐵路建設;10月中國五金礦業公司有意出價55億美元收購出加拿大出產鎳,鋅、銅等重要礦產的諾蘭達公司。

在中國現代企業制度並不完善的情況下,和國内貪官資金外逃現象嚴重的情況下,類似的大規模收購行動,很有可能演變成資金外逃的通道。

在聯想收購IBM的同一天,中國外匯管理部門宣佈,將提高公務出國人員的購彙額度。12月1日起生效中央銀行允許海外僑民、中國資産的外國繼承人分階段將個人資産帶出中國,但超過二十萬元人民幣的錢款要分成好幾步帶出中國。

子女留學定居、海外投資、離岸金融口岸等是中國貪官向海外轉移財産的常用手段。中國自一九八五年以來的資本外逃占外債成長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成爲世界第四大資本外逃國。保守估計,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大約已有四千多名貪官逃往海外,帶走了數百億美元的資金。

國內的消息來源指出,最近中共各級高官和“紅色商人”加快了資金外逃的動作,並頒佈一些政策掩護資金轉移海外,撤離大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IBM傳與聯想集團討論出售電腦生產部門
IBM有意出售個人電腦部門
IBM或退出PC市場  聯想欲蛇吞象
十二月六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