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登輝:政府應協助產業革新技術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李登輝昨天在「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會員大會上表示,政府應擬訂全新的免稅優惠規劃方案,協助產業界從事「技術革新」與「研發」。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他強調,台灣現在內部就是不團結,導致整體競爭力受到影響,無論是哪種立場或主張,都必須以認同台灣作為前提。

  李登輝首先在致詞時強調,台灣經濟已經大幅回升,隨著全球景氣復甦及政府帶領全民拚經濟的努力之下,今年台灣經濟將明顯轉佳。

  他也大力肯定陳水扁的施政魄力,三年前台灣金融機構的NPL (不良債權)高達20%,去年能夠降至4.5%,可以說是一項奇蹟。

  「讓台灣經濟走出去﹗」李登輝指出,面對中國市場的競爭,台灣必須要與中國具有「差異化」,不斷從事技術革新,這樣才能領先對岸,他強調,台灣不是靠代工就好,為鼓勵企業投入R&D(研發),因此他建議政府,要擬訂全新的免稅優惠規劃方案。

  李登輝話鋒一轉,抨擊有些廠商不斷向政府施壓,要將八吋晶圓廠移到中國,他強調絕對反對到底,因為過去這類產業是享受台灣免稅優惠扶植起來的,現在卻要把技術拿到中國大陸,「這並不是限制企業賺錢,而是台灣不應該隨便把技術平白送給人家」。

  李登輝更以日本為例指出,日本近年來產業有好轉趨勢,主要是奉行「現場主義」、「完美主義」和「集團主義」,而所謂的「集團主義」就是重視團結合作,而不是搶一個人的表現。但是台灣現在就是內部不團結,對台灣的認同有歧見,這對台灣的負面影響實在太大,他呼籲大家不要分散力量,要以認同台灣為前提。

  對於企業根留台灣,李登輝表示,台灣在技術革新有相當進步,至於中國在高階產品的發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許多人強調台灣產業發展一定要三通、或一定要投資中國大陸,這都是很表面的話。

  他認為,傳統產業在中國其實沒有發展性,只有人工成本較低的優勢而已,因此,傳統產業應該返回台灣,透過全自動化的生產技術,來克服人力工資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