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海同生共命 蘭嶼飛魚季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雅雯專題報導)

今年的冬天特別冷,即使已是冬季末了,黎明時分仍然冽骨。清晨四點鐘,大半的天空依舊暗沈,海天之間的細縫線微露著銀白曙光,映照在海上白色美麗的拼板舟,寧靜的蘭嶼開始甦醒,又到了飛魚的季節。

又到了飛魚到來的季節,清晨天空依舊暗沈,拼板舟在曙光中緩緩駛向大海,寧靜的蘭嶼開始甦醒。

達悟族人激昂的生命力,全為了每年的這時候,在飛魚想飛的季節,海上都是滿載而歸的歡笑。因為,飛魚是上天賜給蘭嶼人的禮物。

蘭嶼人跟海洋的關係多密切?這實在很難回答。沒有踏上這座島嶼的土地,想像都是明信片式的疏離,儘管色彩鮮豔奪目,卻一點也沒有觸動人心的味道。但踏上那裡,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

先說說蘭嶼怎麼迷人好了,就從海洋來談談,我愛吃海鮮和生魚片,東港鮪魚、成功旗魚、澎湖海鱺,滋味都是一流的棒,我始終跟這些海鮮沒有感情,但蘭嶼的飛魚卻不一樣,牠們會讓人想去海上看看,即使只是一瞬間的閃耀。

也因為這樣,每到飛魚想飛的季節,就讓人彷彿聞到蘭嶼的新鮮空氣,好像看到長老們的船都準備出發去海上,自己正穿梭在曬滿飛魚乾的架子間,還有藍到魔幻的海洋及海風清淡的鹹味,一切都變得好鮮明。

海洋,就像蘭嶼人的空氣,沒有它是不行的。我再舉個例子,描述蘭嶼跟海洋的關係。

夏天的時候,蘭嶼的男人跟小孩,每到傍晚都會焦躁往海邊望,因為他們正等著炙熱太陽離去,以便到海邊去鏢魚。在學校上課的孩子,開始坐立難安,在屋子裡抽菸的男人,也不時探頭顧盼,情景可愛至極。

還有,蘭嶼老人最懂海洋,他們身上黝黑堅厚的皮膚,都是海上陽光的印記。他們擁有歲月累積智慧,別看他們常常在海邊逛來逛去,他們是一流氣象觀測員,往往深邃的眼眸望一望,氣候的數據就會傳回來:「今天不適合出海,回家去!」

長老身上被海洋曬出來的皮膚有多厚?我可以再舉個例子,有個年輕人在海邊抽菸,菸蒂沒熄丟在石頭上,長老穿著丁字褲突然走過去坐下去,「嘶」一聲,讓人嚇個半死!但長老屁股不但沒燙到,也完全沒有感覺,繼續起身向海邊走去。足見那海洋鍛鍊出來的皮膚有多厚實!

●細數飛魚祭典

每年二月至十月,飛魚就會隨著黑潮陸續抵達台灣東部,這期間就是蘭嶼人捕飛魚的季節,今年的飛魚季從二月初就已正式開跑。

從二月到夏季末了,跟飛魚有關的祭典會要舉辦個十多次。其活動歷經祈豐漁祭、招魚祭、初夜漁祭、船組解散、小船晝漁祭、飛魚晝食祭、飛魚收藏祭、飛魚漁止祭,到十月中旬的飛魚終食才會正式告一段落。

每年正式捕飛魚前,都會有慎重的飛魚祈禱祭及下船祈福儀式。各村落會各自選定一天,趁著天還沒亮的時候,召集全村所有的男人到海邊,所有的船也會在海灘集合,船家一定要殺雞或殺豬祭祀,祈求神的保佑和飛魚的豐收,場面熱鬧又莊嚴,相當吸引人。

●夜觀飛魚撲火

達悟人捕捉飛魚,喜歡在夜裡,因為飛魚有向光性,他們在夜裡點上火把,吸引飛魚朝船上飛來;大船則使用網漁法,就是用兩艘式機動船布網,漁夫再下水把飛魚紛紛趕進網內;此外,使用傳統拼板舟的長老,則以長竿網子撈魚或撒網捕魚。

無論用的是什麼方法,達悟人捕飛魚有生態永續的概念,絕不過於濫捕,僅作為祭典、實用與儲糧之用,懂得替子孫珍惜海洋資源。(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二○○四年第一道曙光
第一道曙光 
 6:33照蘭嶼
台東往返蘭嶼綠島 新年間加開船運
幼托整合 93學年上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