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默:南韓政局動盪 盧武鉉亂中求勝

杜默

標籤:

【大紀元3月13日訊】轉載自由時報《國際索隱》專欄。

 盧武鉉遭彈劾雖不等於被罷免,卻已引起南韓舉國震動,隨之而來的變化,勢必使南韓政局進入激烈動盪期。

 首先是盧武鉉個人。

 在國會將彈劾決議書面副本送交青瓦台那一刻起,立即喪失國家元首和最高行政首長的地位,三軍統帥權、戒嚴宣布權、締約權、任命權等憲法賦予總統的權限,隨即轉移給代理總統兼總理高建。

 換言之,盧武鉉在憲法法庭最後裁決前這一段時間,雖保有總統名分、薪俸、保鑣和禮儀待遇,毋需遷出青瓦台,但不得任命國家公務人員,不能參加和主持內閣會議、進入國會發表談話、巡視政府部會,甚至不能參與一般國政事務。

 其次是盧遭彈劾對政局與社會的衝擊,高建總理為因應此一空前變局,立即召集國防、外交、經濟等核心閣僚緊急會議,商議如何確保國政營運,並由國防部向全軍發布緊急戒備令,嚴防不測。

 此外,「我們黨」指責在野陣營「政變」,醞釀全體國會議員集體辭職,朝野鬥爭益趨白熱化;民心動搖,擁盧和倒盧團體尖銳對立,隨時可能爆發衝突。

 當然,人心不安,政局混亂,不僅對不景氣的經濟雪上加霜,南韓的對外活動,乃至於國際形象,也會隨著動盪加劇而受到影響。

 儘管外交部和國防部已緊急發文世界各國,強調韓美關係、六邊會談、對外經濟合作交流等政策不變,但在盧武鉉不謀其政的現況下,韓美平等同盟關係、派兵伊拉克維和、對北和解對話等朝野分歧的主要政策,很可能會暫時喊停。

 最後,雖然憲法法庭依法須在六個月內決定盧武鉉去留,但政局動盪和社會亂象可能讓憲法法庭盡快做出裁決、而五三‧九%民眾反對彈劾與罷免總統,以及四月十五日國會選舉後朝野勢力會出現變化這兩大因素,又可能左右憲法法庭的決定。

 民氣和「我們黨」可能在四一五大選中勝出,是盧武鉉手上兩張王牌,目前雖不知誰是這齣彈劾劇的贏家,但從他以公開支持「我們黨」引爆彈劾風波、不理會在野陣營要他道歉的最後通牒、堅信憲法法庭會推翻國會彈劾等等舉動來看,或許他正是利用選前朝野政黨間的矛盾,以及選民期盼政局穩定心理,製造政治危機,以求在亂中取勝。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盧武鉉記者會 拒絕他違反選罷法一事道歉
盧武鉉拒為彈劾案道歉
彈劾總統 南韓國會形同「準戰時狀態」
南韓彈劾總統程序須在提案起72小時內表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