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產充港貨 港城“香港製造”受質疑

標籤:

【大紀元3月2日訊】據亞洲時報森吾3月2日報導/“我們的商品都是來自香港。”踏入香港商品城,就可以聽到經營戶以此為“噱頭”。不過,早前有媒體指出,限售正宗港貨的廣州香港城 ,竟有經營戶魚目混珠 ,將廉價廣東貨冒充香港貨出售。有慕名前來香港城的市民認為,“香港城的‘港味’不夠濃,檔次就像是流行前線(廣州一中低檔時尚購物商場),還發現不少產品出身複雜,搞不清賣的是哪里的商品,擔心自己來這裏買到假港貨。”

今年1月中旬,在“更緊密經貿關係”概念催生下,廣州商業街北京路首家香港城終於開業,專門售賣享有零關稅的香港貨品,包括化妝品、服飾和珠寶等,吸引大批廣州市民前往購買正宗的港貨。但與其同時,並傳出了有廣州市民向當地媒體投訴,稱他們在香港城購買的並非香港貨,而是不折不扣的“本土貨 ”。

面對存在的“土產充港貨“問題,亞洲時報在線記者日前到香港商品城觀察,發現只有部分保健食品專賣店和珠寶經營戶在門口挂出產品的商標註冊文件、品牌授權書,以示該產品是地道的港貨;更多化妝品和服飾的經營戶店裏所售賣的貨品近大半數是不知名的品牌。

有店鋪日前更因為出售懷疑產地來自廣州東莞等珠三角地區的服裝 ,已被勒令馬上停業 。這陣“香港城不香港”疑雲,是商城檔次提升上去的一個難關。

據瞭解,在香港商品城中所經營的眾多物品之中,不少消費者對非“港貨”的質疑主要還是集中在服裝和食品等行業。有過來購物的消費者表示,在香港商品城內購買過懷疑是內地生產的食品,也看過中國生產、外貿出銷的衣服品牌,而且這些產品是不是真品還有待考究。

在一家經營食品的店子裏,從陳列貨品看來,根本看不出這些商品和市面上其他商店出售的食品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從部分食品包裝上來看,部分商品包裝有的是繁體字,有的是簡體字,更出現了部分外文。對此,店員只解釋說,這些產品都是香港公司,內地設有多間工廠,在內地生產銷往香港,然後又返銷到廣州。

在部分經營服裝的檔口,也可以發現不少雜牌的衣物,有的帶有英文商標,有的則找不到任何有關品牌或產地說明。不過,這些店員均异口同聲稱,“店內的產品由韓國、歐美進口到香港,老闆從香港拿貨到廣州來賣。”但這些產品是不是在允許經營之列,也只能靠他們來自圓其說了。

其實,在香港商品城做生意的經營戶,目前還存在一個這樣的現象。由於大多數是轉行到廣州創業的小老闆,帶上二三十萬的小資本,政策允許他們自行從香港帶少量的小商品如:香水和護膚品等等,結果有個別店鋪搞得儼然成為市民口中的“老鼠街”(專門售賣不經打稅的商品市場),更有的變相出售類似港貨的本土貨作為 “幫補”,結果造成商場形象和檔次被拉下來。

有香港城經營檔主還向亞洲時報在線記者透露, 以國產內銷貨冒充港貨售賣的情況不多,不過以“外貿貨充港貨”的情況就較為嚴重。據他瞭解,涉及違反規定的大多是服裝店和化妝品店,這些店的老闆都相信,在店內賣點“看似出口”的本地貨品,混在其中可以賣個好價錢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香港商品城內的貨源存在 “貨不對版“的情況,有個別經營服裝的檔口,一件普通的上衣或牛仔褲標價就是好幾百,但大部分均為不知名的品牌,相對於在北京路上,一些知名的服裝品牌,價格略顯“高炒”,不排除有人用香港貨作“幌子”,把廉價貨當作貴價貨。

目前,由於缺乏真正的精品和高檔品牌,整個香港商品城的檔次一直還沒有提升上去。像一些不知名的商品,只要是由香港人投資生產,儘管產自廣東,也在允許經營之列。結果便導致“土產充港貨”的情況頻繁出現,消費者沒有搞懂情況,有營業者就順理成章把所有“不知名”的產品統統解釋為:由香港人投資,或所用的技術和設計也是香港那邊的。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就免不了造成消費者對香港商品城的商品存在一定的質疑和理解上的偏差。

近日以來,廣州市政府一直重申,在“香港城”並沒有產品質量問題,市民可放心前往購買。該商城發言人更揚言,部分香港的知名品牌都已表達了進駐香港城的願望。據指出,為規範管理,商場還將聯合有關部門進行不定期檢查和印製一批印香港商品城的雷射標籤,凡是經過商場驗明正身的貨品均會貼上該標籤,以保護市民的消費權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宣部加緊輿論控制,兩暢銷書被禁止炒作
劉嘉玲安排与梁朝偉雙方家長見面
劉慧卿:不會讓人嚇到不敢說話
世衛表示禽流感疫苗可望半年後上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