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哲勝:2004年台灣總統選舉的觀察與感想

洪哲勝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訊】這次台灣的總統選舉,阿扁與呂秀蓮獲得連任,與我原先的估計符合,只是差距太小,差一點讓我的沒有回去投票成為遺憾。底下記下幾點觀察,供大家參考。

§§ 泛綠贏得不多,卻是大勝一場

2000年,連戰與宋楚瑜的得票率總合是60%,而陳水扁的得票率還不到40%。因此,這次阿扁的獲得50.12%得票率,看起來好象贏得非常微小,其實,它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這意味著,在過去的僅僅4年當中,盡管政績平平,泛綠從38%上升為50.12%,而泛藍則從60%下降為49.88%。這一個下降的形態盡管不能說是“雪崩”,但是,它的持續下降是可以預期的。因為,每年都有新的年輕人上升為選民,其數量頗大,而且其傾向越反對中共領有台灣。4年後,泛藍的群眾絕對不是泛綠的群眾所可比擬,除非……(賣個關子;如果泛藍有償請我當顧問,我會樂於告訴他們。信不信由你啦!:-))))

§§ 槍聲後的理性,證明泛綠的成熟

選前發生槍擊泛綠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事件。這個事件的真相還沒有揭發。但是,從事件發生以後,泛綠領導層呼吁支持者冷靜,下令加強保護泛綠與泛藍的競選總部,而且沒有明指或暗示槍擊事件的主謀是泛藍選方或泛藍群眾,使得第二天的選舉過程幾近完美。──這看起來好象稀松平常,其實卻是大大不易。

泛藍的部分人士居然反咬泛綠,要引導人民去設想這是泛綠的“苦肉計”。另外,4年前泛藍選輸以後其群眾幾近暴動地包圍總統府。而且在事後有人惡毒地侵犯李登輝總統的人身安全。如果這次被槍擊的是連、宋,第二天會不會照樣有一個完美的選舉,我看,這誰也沒有把握。

因此,槍擊事件的事後,也證明泛綠是一群比較有理性的群眾。而這樣的群眾占有多數,這是台灣人民的幸運。然而,這樣的群眾僅僅稍微超過多數,這表明:今後台灣的政治家還有需要在理性化群眾方面多所著力。

§§ 些微多數的統治,政府要有耐心

盡管民進黨當選了,民進黨政府應該好好地記住它的得票率僅僅是50.12%。這是多數,但是,其實它意味著旗鼓相當。那麼,政府應該怎辦呢?

我曾經說過好幾次:台灣是一個分裂的社會,因此,好的政治家不僅要有能力在選戰當中取得多數人民的選票,而且要在選後的相對長期的執政當中,有能力把在野的政治勢力拉來身邊,理性地議政、議決,給台灣盡快地帶來一個美好的明天。這樣的工作,在“在朝與在野旗鼓相當”的今日,尤其需要。

我想,陳水扁總統應該可以聘請受到一半(minus)選民熱誠擁戴的連戰與宋楚瑜來擔任總統府資政或國策顧問,而且,不把這個聘請當作一種“收買”,讓他們作“花瓶”,而是當作一種“制式”的顧問,開始史無前例地讓在野勢力得以盡情地幫助在朝者獻策,並且從而在理解差異的情況底下化解對抗。

同樣,執政黨也應該誠心誠意地消弭台灣政壇的械斗習性,讓理性的意見得以提出,得以得到公眾的看重,而且得以得到理性的斟酌與采決。

所有這些絕對需要執政黨的耐心與細心。而民眾也要給無理取鬧的在野黨(if any)表達他們的關注與反對。這樣一來,台灣的民主政治就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面大大地跨出美好的一步。

§§ 公民投票兩個議題的被否決

由於投票的數目少於有效的門欄,這一次公民投票所拿出來的兩個議題都被否決。而非常清楚地,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是由於拿公投票的選民太少,而這又是泛藍鼓吹拒拿公投票的結果。

我認為,泛綠在國際壓力與泛藍的反對下精猛推動台灣的首次公投是絕對正確的。中共面向台灣的496顆導彈,確實是對於台灣的一大“外力威脅”,而這個威脅一旦達成敵人的意圖,那就會“導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基於這樣的觀點,阿扁總統的提出這個公投,不但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更加是必要的。

泛藍在台灣正面對著強敵的惡意施壓之前,居然杯葛公投,盡管它杯葛“成功”,但是,這只能表現它的“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在中共暗中偷笑的面前,泛藍的贏得“反公投”其實乃是一件大糗事啊!

如何繼續以公投方式叫出台灣人民“反對中共導彈威脅”的心聲,在未來的4年當中,必將繼續考驗著台灣一切政治家和政黨的正當性。

§§ 泛藍要求“重新驗票”事件的考慮

這一次選舉勝負雙方的差距只有30,597。這表明雙方確實旗鼓相當,如果有誤算,其真實結果有可能會影響選舉的勝負結果。因此,輸方的要求“驗票”,並非一定是不合理的。但是,據我所知,台灣的《選罷法》大概沒有任何條款明白顯示:差距多小,輸方就可以要求“驗票”。所以,我在電視裡聽到中選會的人表示:輸方必需提出一些證據,證明自己的要求“驗票”是確實有需要的。

我認為,既然沒有因為差距太小就可以要求“驗票”的規定,泛藍必需按照其它得以要求“驗票”的條件,提出他們的證據,而中選會可以把這當作一個重要事件來辦理。總之,我們必需依法辦理,而不是在法外尋找解答。

經過這個事件,如果大家認為,得票差距太小,比如,少於1%,輸方就可以要求“驗票”,那麼,台灣政府不妨把這一個條款列入《選罷法》,從下一次選舉開始實施(法,不溯既往)。

由於有不少社會運動團體組成“泛紫”聯盟,反對兩個最大的政治勢力──泛綠與泛藍──而提倡“投廢票”;由於這一群社會運動者在社會上頗有好名聲,有他們的群眾,因此,他們可能影響很多選民去投“廢票”,也因此,所謂“廢票337,297張,太多”這個的理由是否有足夠的要求“驗票”的證據力,那就得由中選會或法院作出裁決了。建議泛藍群眾別急,等待應該做出決定的單位做出他們的決定吧。

§§ 小結

這是第三次台灣的全民選舉總統,已經成功落幕,馬上必需解決的有槍擊事件的追凶與泛藍的要求“驗票”。前者的真相可以澄清一些應該有的與隨便揣測的質疑,並給這個事件定性。後者,依法辦事,應該不會引起什麼爭議。

至於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問題與解決辦法,希望能夠得到參考與重視。總之,台灣人民已經可以毫無恐懼地言說自己的看法與主張,現在的課題乃是如何最好地讓台灣的民主精致化起來。而這就需要台灣人民的善意與智慧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務助卿凱利致電程建人 賀台灣完成選舉
美祝賀台灣人民  相信選舉爭議能藉法律解決
巴拿馬總統莫絲柯索恭賀陳水扁總統連任
夫妻反目撕選票、七年級生偷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