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碩從台灣選舉談兩岸三地民主

標籤:

【大紀元3月26日訊】(根據希望之聲《茶餘飯後》採訪香港城市大學鄭宇碩教授錄音節目整理)

*台灣的民主進程走得相當成功

首先台灣在很短的時間建立了民主。從1987年蔣經國先生當政之後,慢慢開放了報禁、黨禁,到了1996年,僅僅8~9年的時間,台灣政府從一個十分集權的政體,迅速過渡成一個具有完整民主制度的政體。

民主制度有了,但民主文化還沒充分建立起來,台灣的選舉出現過很多送禮、買票,送紅包的事情,選個立委可能都要花幾億台幣。後來政黨還引進了黑金政治,通過黑社會力量的介入影響選民。台灣民眾也清楚這些,正在督促政府打擊這些不法活動。這幾年有了好轉,總統選舉的賄選少了,反而越是基層的選舉,比如里長、鄉鎮長的選舉,送禮的情況越是嚴重。選舉花費巨大,政治獻金也就很多,主要來源是大企業的捐獻。大企業捐獻了也自然希望有回報,這都是選舉制度不成熟的表現,也是它的缺陷。另一方面台灣仍然有很深刻的族群矛盾,這是選舉制度未必能化解的。這次的選舉結果也因為族群矛盾、民族的認同以及統獨的問題,引致很大的爭端。

從台灣的總統選舉來看,上次陳的得票率只是39%,這次是50%,增加了11%。一般來說經濟壞,失業率高一般會令當政者受到打擊,而陳的支持率卻繼續增加,得以連任,這中間當然有李登輝的因素,但無可否認陳水扁保護台灣,保護台灣人的權益,抗拒中國的立場得到更多人的歡迎。

這十年來,尤其是最近三、四年兩岸的經濟整合有快速的發展,單在上海長期工作、經商的台灣人就約有50萬,全中國至少有70~80萬人,每天都有超過50萬的台灣人在中國旅行、公幹、訪問,進行各類的交流。台灣人也很明白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性正在逐步加強,感覺大陸是很重要的投資地,但為甚麼在這個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密切,經濟關係不斷加強的時候仍然對中國當局那麼抗拒?原因是台灣人覺得中國不斷打壓他們,欺負他們,特別是封殺他們的國際活動空間,他們對此相當反感。這一點中國領導層需要檢討。

不管怎麼樣,台灣是個中國人的社會,它從一個集權型的政體走上民主政體,而且走得相當成功。有缺點,但在進步。

*中國問題的關鍵仍然是一黨專政

大陸在1987開始民選村長和村民委員會,選了快二十年了,該民選鄉、鎮長了吧?不行。要知道村長只是自治組織的領袖,不是幹部,而最基層的行政單位是鄉鎮,鄉鎮長才是幹部。就是說共產黨容許你選自治組織的領袖,但不許你選幹部。所以一直以來大陸的民選從來沒有到達鄉、鎮長一級,再高的級別就更談不上了。

現在政府做得比較多的是搞黨內民主,監察,保證幹部隊伍的幹練、水平高、清廉,能照顧民眾的需要。比如黨現在通常不會任命甲,而是提出候選人甲乙丙,聽聽群眾的聲音,做很多調查。群眾選其中任意一個,黨都可以接受。但不能放開讓黨外審查,比如不能讓整個地方人大系統發揮職能,也不讓媒體有監察、揭發政府官員不法行為的自由,因為權力還是在黨組織手上。

中國領導凡到外國必提民主,在國內也沒有說民主不好,都說要把民主當成一個目標,不過這裡有個很大的矛盾,如果共產黨不放棄一黨專制的體制,不放棄對政治權力的壟斷,就沒有民主可言。

*香港沒有民主的代價是甚麼

民主當然有它的缺點,但迄今還找不到一個更好的政治制度可以替代它。民主是一個普世的價值。

從台灣的民主進程,我們看到了一個民主的政體在中國人中生根,發展,我們也看到不光歐美,亞太地區很多國家都先後走上了民主之路。與台灣同期的有南韓,隨後菲律賓、泰國也相繼建立了相當民主的政體,近期印尼在民主發展方面也做的很好。較之於那些國家,香港是個很小的地方,沒有族群,省籍、甚至沒有嚴重的階級階層矛盾。教育水平比較高,媒體很發達,香港人很溫和,務實。都說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為甚麼民主普選不適合國際大都會?為甚麼國際大都會的市民不能實行民主?這說不通。

中國領導層對香港民主訴求的政策有幾方面:

1)一直降低香港人民對民主的訴求和期望。親中陣營的人不斷發出2007、2008普選大概做不到了的信息

2)拖延政策。港府本來承諾去年年底拿出一個政制徵詢時間表,今年年頭作市民諮詢,但年初董建華特首的施政報告說這些都不能做了,公開表示原因是中央叫停,因為有很多原則性的問題要解決,要討論。至於「解決」、「討論」到甚麼時候?大概要到不夠時間,來不及普選為止吧?

3)全面動員親中陣營的人及很多工商界領袖提出對民主的保留意見,認為香港要循序漸進,不能走得太快,怕亂,怕破壞經濟的發展。既然香港人自己沒有共識,中國領導層當然也不會考慮在香港實施民主了。

4,打擊民主派的領袖人物,說他們不愛國,與外國勾結。不愛國者不能執政。

這一切都反映了中國領導層對香港民主的發展有很大的保留。

香港目前種種的困難、問題,市民種種的不滿,都聚焦在一個點上——香港需要一個民主制度。眼看著不是自己選出來的特首表現奇劣,卻沒有一個機制要他下台,港民當然希望有份參與下一屆特首的選舉,發出自己的聲音。一個非民主的政府是不可能有足夠的政治意志帶領港民進行改革的。

在香港的問題上,我們承認中國領導人在控制著大局,我們沒有抗拒的能力。歸根到底我們所問的是這個代價有多大。我們想提醒中國領導層如果香港沒有民主,市民會有很多的怨氣,社會會積累不穩定的因素,香港和中央的矛盾會加深,一國兩制對台灣沒有一點吸引力而成為台獨分子的笑柄,國際輿論會對香港的政治情況持續提出批評……而這一切又間接影響中國新領導層的形象。香港若是沒有民主,這些就是代價。如果中國領導層願意付出代價,我們無話可說。(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明居正:苦肉計可能性低 不排除中共的可能性
程建人:美方清楚台選舉情況 稍晚發表聲明
美祝賀台灣選舉 相信爭議能藉法律解決
史達﹕靜看台灣選舉——“有話好好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