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在抗議聲中加冕

標籤:

【大紀元3月30日訊】上週末,歷史悠久的牛津劍橋划船對抗賽第150次在倫敦的泰晤士河上開戰,劍橋代表隊以6個船身的優勢率先抵達終點,使對手蟬聯三連冠的夢想化為泡影,不過加冕儀式上充斥著牛津代表隊的抗議聲。
  大約有25萬名觀眾聚集在泰晤士河兩岸,他們舉家出遊,在河畔觀看比賽的同時,享受著倫敦難得的春日溫情陽光。橫貫小鎮的劍河、古老的橋樑、鄉村的城堡與整潔的農舍錯落點綴,古老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坐落於此。大自然的優美協調在波光中掩入少許靈性,使得一年一度的賽艇比賽極具文化底蘊。
  由於這是具有紀念意義的第150次對抗,所以賽艇完全按照19世紀該賽事起源時的古老式樣複製。為了備戰,雙方隊員需要完成每天5小時,為期6個月的訓練。
  前兩屆賽事都是劍橋飲恨惜敗:2002年本來具有奪冠實力的劍橋因為一名劃手突發哮喘痛失冠軍;2003年,劍橋隊中主將柏曼賽前訓練突然扭傷手腕,致使牛津以30厘米的微弱優勢險勝,成為該項賽事歷史上冠亞軍差距最小的一次。今年,劍橋隊主將柏曼捲土重來,牛津隊的主力成員山姆.麥克萊恩卻因為背傷不能參賽,劍橋翻身的信心陡然增加。
  比賽開始,牛津如人所料地先聲奪人一路領先,劍橋緊隨其後窮追不捨,大約行駛了2分鐘劃至1公里處,兩船發生碰撞。裁判認為牛津搶佔了劍橋的水道,示意比賽繼續進行。
  但是,兩船相距較近,隨即發生了第2次相撞,這次情況比較嚴重,牛津隊的美國劃手克里斯.肯內利被撞離了座位,差點跌入水中,儘管他眼疾手快,迅速調整過來,但是已經錯過了四次揮槳動作,再看劍橋已經悄然領先了一個船身。
  以挑戰者身份作戰的劍橋開始一鼓作氣,不斷擴大差距,最終以18分47秒的成績率先駛完6.8公里的賽程,領先隨後到達的牛津隊6個船身。
  賽艇一衝過終點線,隊員還沒來得及上岸,牛津隊的舵手尼特科特就向裁判詹姆斯.貝倫斯討要說法,他認為正是第二次碰撞時他們的頭槳手受到嚴重干擾無法繼續划槳而導致比賽失利。
  這已經不是選手第一次對裁判的判罰產生異議,1877年的對抗賽沒能分出勝負,就是因為當時還沒有終點攝像設備,2003年裁判也是藉助終點攝像,才斷定牛津隊以30厘米的微弱優勢險勝。
  正是有了一件歷史懸案,在完成了本場角逐之後,劍橋隊總共獲勝78次,牛津隊71次,兩者相加的總數與150場對抗不符。
  裁判詹姆斯.貝倫斯表示:「牛津隊偏離水道時我已警告他們,這讓我別無選擇。發生這樣的事真是可恥,如果他們維持在本身的水道,這本可以是一場不錯的比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第九屆宜蘭盃國際名校划船賽將增加俄羅斯女子隊
英國牛津劍橋划船賽 劍橋大學奪下三年來首冠
F1摩納哥站:勒克萊爾破「魔咒」 創造歷史
F1邁阿密站:諾里斯生涯首次奪得分站冠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