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評論﹕民主政治中潛藏的危機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昱卿、白玉編譯報導)沒有人能要求民主政治的本質是完美無暇的。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名言告訴我們,「民主並不完美,但與其他已經試驗過的制度比起來,它是最好的。」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證明了民主政治絕對可取的地方。

美國著名亞太問題專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湯姆-普雷特(Tom Plate)日前發表評論文章,以美國和南韓為例,論述民主政治中潛藏的危機。

普雷特教授引述哈佛政治學教授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Huntinton)的警告,美國將轉變成為一個分裂為兩部分文化的國家,變成兩個分離的社會。一部分是現有的白人主流社會,一部分是日漸興起的西班牙裔文化社會。這種族群分裂的結果將使美國變成像加拿大一樣, 成為兩種語言的國家。而這種分裂將會導致美國社會不穩定,不同族群對立使人民互相仇視,並最終以選票表達敵視對方的意願。

普雷特教授認為,對於惡劣的種族主義者,以掀起仇恨達到政治目的,單單只有譴責是不夠的。有寬大心胸的國家領導者更應該朝向真正民主的方向去努力。他並引述布希總統的話說:「這個世界普遍關切民主價值的伸張,鼓勵追求和平及美好的生活。」愉快而舒適的生活是美國人民一致的願望,但問題是有多少人擁有呢﹖

再以南韓為例,南韓的朝野之爭歷史由來已久,向總統挑戰似乎成了在野黨的「天職」,也成了在野黨謀取更多利益的手段。執政勢力要維持總統權力,在野勢力則借機發難衝擊總統權力,在南韓的民主政治中的也暗藏著危機。

據「漢城觀察」Aidan Foster-Carter 評論,如果以1987年為起點,南韓隨後的每一次總統選舉都是民主化進程進一步深入的里程碑:

1987年:恢復首次直接選舉;
1992年:首次產生了非軍人出身的平民總統金泳三,結束了軍人統治時代;
1997年:反對黨領袖首次贏得總統大選,因爭取民主而長期受到當權者迫害的金大中當選南韓總統;
2002年:非精英政治人物盧武鉉-既無名牌大學學位,也無顯赫的家庭背景-贏得總統選舉。

普雷特教授文章中說,13個月前上任的南韓總統盧武鉉是一個改革派,他意在讓人民廣泛參與政府決策,以他的誠信致力於改革,推動多項政策,鞭策中央主管人員盡全力為國家效力,創造不同的韓國社會。而這種作風必然引來保守階層和反對勢力的不滿。

普雷特教授認為,盧對於韓國的改革狂熱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為了尋找人民心中反對1987年前獨裁主義的銘記,第二是針對於基礎的培育,寧可授與公民參與的權利,也不要彼此間的疏離。

震撼的是,南韓兩大在野黨大國家黨和新千年民主黨,已在三月九日向南韓國會提出彈劾現任總統盧武炫的動議案,由于類似的彈劾案史無前例,目前已造成南韓政壇動蕩不安。.後續情勢如何發展?我們還得拭目以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華郵﹕陳水扁將對中共採強硬立場走獨立路線
瀟湘浪人:在臺灣的民主選舉和中共的獨裁統治
東海一梟:防民如賊即民賊
中部婦女團體發起繫上黃絲帶 為台灣祈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