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國專家建議台灣顯示器產業加強研發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易霖新竹三十一日電)英國顯示器產業專家Dosten Baluch 等四人今天訪台,針對台灣未來顯示器產業發展方向進行技術交流與建議。專家表示,目前顯示器以TFT-LCD為主流,如果台灣要持續為TFT-LCD產業要角,必須從製造轉至投入研發工作,才可能創造更高附加價值產品,強化在產業中的地位。

擁有17年影像顯示相關資歷的 Dosten Baluch,在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協同經濟部工業局和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的安排下,與英國劍橋大學教授 H.JColes、英國知名廠商Plastic Logic 公司研發總監Seamus Burns,以及以研發有機發光二極體 (OLED )材料見長的Elam-T公司技術總監P.Kathirgamanathan等三位英國產學界專家來台訪問,針對顯示器技術與台灣業者分享技術上的成就及經驗,藉此增進國際技術合作機會。

Dosten Baluch表示,台灣在TFT-LCD產業的地位有目共睹,不過多半著重在製造及模組組合技術上,對於關鍵技術研發著墨較少,往往導致主要專利受制於日韓等國的窘境,如果能進一步掌握關鍵研發技術,則更能在產業上鞏固大的地位。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H.J Coles 則指出,顯示器現在進入TFT-LCD 為主流,他驚訝台灣業者在短短幾年內就佔了全球TFT-LCD 市佔率的三成以上,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他也認為,如果台灣要持續在 TFT-LCD產業佔要角,必須開始投入研發,以創造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如果維持現狀,毛利率無法提升,將來也無法與具有勞力優勢的中國業者競爭。

Dosten Baluch 指出,相較於台灣,英國較不注重量產規模,而著重於技術研發、材料應用等領域,而英國也與台灣顯示器廠商陸續有合作計畫,但主要還是在技術授權部分,相較於韓國三星、日本夏普、日立及東芝等大廠,都與英國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以吸取最新的顯示器技術,台灣在這方面則顯得相對薄弱。他建議台灣業者也能仿效日韓廠商與歐洲國家合作發展研發工作的模式,在既有的製造基礎上強化新技術與新材料的結合,以因應顯示器市場日益擴大的需求,創造更大的商機。

Dosten Baluch 等英國四位顯示器專家預計在台訪問一週,並帶來可撓式塑膠基板(Plastic)、 3D螢幕顯示,及OLED技術等三項新穎的顯示器技術,來台期間將拜會友達、華映等面板大廠進行技術交流,以尋求合作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