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壓港民主 中國發動愛國論戰

標籤:

【大紀元3月6日訊】〔自由時報張沛元綜合報導〕美國洛杉磯時報五日報導,北京當局近來針對香港民主所發表的尖銳言論,完全不像出自一個迅速褪去共產意識形態、擁抱自由市場經濟政府之口,反而有如一九六○年代惡名昭彰的文化大革命的翻版。

 中國官員近來以斬釘截鐵的字眼警告香港民主團體,對北京當局的忠誠凌駕一切︱包括遵守一國兩制的規定。中國官方英文報「中國日報」本週還警告,倘若香港民主派候選人在今年九月的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大獲全勝,由行政長官所領導的特區政府模式,就會崩毀。

 此外,中方還針對「愛國」的定義發動殘酷的離間論戰,並引用中國已故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說法,指稱香港必須由「愛國者」來統治,還有許多知名香港民主派人士在這波「愛國」論戰中被指為「不愛國」之輩,諸如此類的扣帽子行為彷彿文化大革命陰風再起。

 相較於去年七月一日五十萬港人走上街頭反對國安條例立法時的審慎回應,北京當局近來的強烈態度,顯然是一大轉變。中國改採強硬態度的,可能與北京當局逐漸對無法控制香港政治活動感到挫折有關,近來香港民主團體鼓吹在二○○七年舉行特首直選的主張,獲得愈來愈多民眾支持。此外,北京高層的態度由溫轉硬,時間點也正好碰上台灣舉行總統大選。

 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向來對民主運動坐立難安,並將之視為無法預料與潛在不穩定因素。政治分析家相信,北京當局已將香港議題與台灣議題串聯處理,而忠於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強硬派,正是影響港台政策的關鍵人物。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學者戴高禮說,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未加入這波言詞批鬥,意義重大;江系人馬傾向採取此等邊緣策略。儘管口頭威嚇不斷,香港民主派人士誓言不會改變初衷;香港最新民調結果也顯示,港人對北京當局的信賴近兩個月來下跌了七%,對中南海欽點的特首董建華的滿意度也未見改善,仍處於十三%的低檔。

〔自由時報羅彥傑綜合報導〕針對香港三名民主派議員在美國國會參議院作證表達希望實現普選一事,香港特首董建華力挺北京箝制香港民主的做法,批評這些議員不愛國,因此沒有資格治理香港。

 據亞洲華爾街日報五日報導,民主派議員這次赴美訪問,以及北京與香港政府對此事的反應,可能會讓正值大選年的華府政治圈將香港最近的情勢演變列入其議程內。在去年七月一日五十萬港人大遊行,抗議北京所支持的反顛覆法與董建華政府後,北京除在一月間要求港府延後對政治變革的公開協商,也發動文宣批判香港境內出現的「不愛國」行為。

 董建華四日晚間在北京出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酒會上支持北京最近提出的訴求,即「愛國」是治理香港的先決條件。他雖未點名包括李柱銘在內的民主派議員,但將他們的行為界定是「不愛國」。

 董建華說:「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政制發展是家事、是國事、是自己的事,外國人不應該干預,我們也絕對不會接受外國人干預。更不應該自己跑出去,要外國人來干預我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民調指中央越批評 港民主派得分越高
香港民主派抗議新華社反普選文章
司徒華:如常在港舉辦六四紀念活動
劉曉波:御用香港大款的「銅臭愛國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