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大選後臺中美日關係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18日訊】(記者何麗娟報導)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暨勒星頓中文學校於11日下午二時半在貝蒙鎮的勒星頓中文學校舉辦「新英格蘭學術論壇」,邀請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丁樹範,就台灣大選後的中、日、美及台灣相互間的關係加以分析與關心台灣政治前途的大眾面對面交流。有百餘位聽眾在場聆聽並熱烈發問及討論。

丁樹範教授的演講分析到在台灣總統選舉過程中,可以看出有數次大型重要的團體造勢集合,或是最近在靜坐示威的青年大學生,台灣的選民已經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是35歲以下在台灣出生、受過教育、知識水準較高的年輕選民,都紛紛出來站在他們支持的一方,因為他們不像過去的民進黨或國民黨的擁護者都各有各的包袱,對兩岸的恩怨情仇較少﹐所以過去民進黨在選舉中慣用族群的衝突來操作的手段,以228的悲情來訴求選民的同情,這些對爭取老一輩的選票或許有用,但對這些年輕人卻未必有效,也容易引起不滿。兩黨的候選人都深深了解到他們才是未來的群眾基礎,也是兩黨在今後的選舉中需要爭取和掌握的對象。

對這次台灣總統選舉中共採取的是非常低調的處理,中共的反獨及台灣本土意識的滋長仍是造成雙方對立的一大因素。他認為﹕「過去的十年,中共一貫採取的洗腦政策,使人民戒慎恐懼﹐這次選舉也不想利用此衝突讓人民走上街頭表達意見,因為中共害怕一旦處理不慎會使群眾逆向操作而起來對抗政府,畢竟台灣民主選舉、公投所發出開放的聲音,對大陸人民是一種刺激」,而中共到現在仍然無任何機制可讓人民表達意見,也沒有強而有力的領導者能出來登高一呼實施民主,政府只能採取拖延策略﹐這種現象會一直拖到無法逃避為止。

台灣的政局,美國是非常關注,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例如臺灣要舉行公投,便要派團來美國解釋,美國朝野的民調曾預測民進黨會在此選舉中繼續執政,而票數是低空略過,這也相當準確。美在選舉時派有觀察團在台灣,但對於是否在幕後操作,丁教授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少。

另一演講者為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現為哈佛大學的訪問學者黃懿慧,為大家講解「媒體與企業」教導現代人如何區別廣告包裝,抵擋廣告媒體的攻勢而具有分辨,及如何對廣告有免疫力方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維權征文】苦難的中國人
民進黨:提出三個不要 強調事實勝於雄辯 
波士頓國際海產博覽會 享用海鮮 保護資源
民間團體籲政黨傾聽弱勢者聲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