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青壯派立委主張 民進黨定位:中華民國執政黨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貝林、施曉光╱台北報導〕為消弭族群爭議而討論新文化論述的民進黨青壯派立委昨天進一步表示,民進黨應以一九九九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為基礎擴充論述,將民進黨定位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並將政治、文化完全區隔,政治上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但中華文化是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一環,文化不能去中國化,新舊住民才能真正去掉隔閡,從過去的內部鬥爭變成一致對外。

   對此,台灣行政院長游錫堃表示,還不了解青壯派立委的確切訴求內容,但重申「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她的名字叫中華民國」。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指出,青壯派立委的討論代表黨內願用真誠反省的態度,面對各種挑戰,這是非常健康的做法。

  民進黨立委羅文嘉、蔡煌瑯、陳其邁、李文忠、郭正亮、卓榮泰等人前天開會,討論如何化解族群對立,獲致多項共識,並由羅文嘉代表闡述。他表示,台灣前途決議文是在一九九九年提出的,當時民進黨仍是在野黨,如今民進黨已經要連二次執政,論述應比在野時更豐富、廣大,展現執政的思維,讓社會認知民進黨就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

  羅文嘉說,不少非「本省人」的台灣人都想認同台灣,不想認同中國,但卻普遍有「進不來」的感覺,所以台灣文化、本土化的論述要更擴大,才能打開隔閡;過去民進黨為了強化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讓人有「去中國化」的感覺,但此一時代背景應僅侷限在政治面,文化與政治必需做區隔,文化不能「去中國化」。

  他指出,在政治層面,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但從文化來看,中國文化(中華文化)是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一環,沒必要予以排斥。本土化就是閩南化的觀念要破除,台灣文化應拉長到四百年來統治、剝削、共存、貢獻的歷史,將台灣文化的定義擴大,也將台灣人的定義擴大。

  他強調,當年佛教從印度到中國被中國化後,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現在中國文化到台灣來,經過在地化的重新詮釋,也成為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一環,如此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台灣新舊住民,才能有安身立命的歸屬感。

  他說,從最早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在大陸成立,到一九四九年後蔣中正把中華民國帶到台灣的「中華民國在台灣」,一九九六年總統民選後,應該變成「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應從過去追求民主化的內部鬥爭,進步到島內團結的一致對外,不能再拿對外的東西對內互相傷害。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