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越戰陰影 西貢重顯魅力﹙三﹚

鄧觀發 撰文.攝影

人氣 14
標籤:

政策轉捩 笑泯恩仇

信奉馬列主義的越南,今天不但以經濟掛帥,而且摒棄任何一方附庸關係的建立,它要走自己改革開放的路。顯然易見,也曾參與越戰的美國將領,近年來已有好幾名舊地重遊,且跟北越軍官「聚舊」,而最近前南越副總統阮高祺從美國返到西貢,這位當年以轟炸越共基地出名的飛將軍,到了新山一機場,還受到獻花歡迎。

越南如此一波波「一笑泯恩仇」的氣度,分明走入另一個轉捩點,讓人民嗅到自由世界的空氣,而西貢,它就更像「小巴黎」了。

西貢的觀光點,以聖母大教堂最令人注目,它是一座古老建築物,氣勢不凡。不但閱歷過多少朝代興衰,以近代來說,它亦曾見證吳廷琰總統被暗殺的命運,因為阮氏臨危到過這裡躲藏。

西貢是人文與宗教意識表達最凸顯的都會,六十年代越南高台、和好、平川三大教派各據一方,常起鬥爭,彼此仍以西貢為活動交集的心臟地帶。過去釋光德和尚為爭取宗教自由而街頭自焚,越盟時期,革命黨員阮文追當街殉黨,都是轟動一時的事件,今天誰又會想到車水馬龍的馬路上,當年埋葬了幾許歷史人物呢!



媒體命運 潮起潮落

首善之都的西貢,是越南越、華文化的總匯。越戰年代越文報刊就已林林總總了,堤岸區的華文報亦多達十餘家,迨至南北統一初期,局勢陷於混亂,全部報刊走上了停刊命運。華文的「傳媒難民」斯時紛紛跑到國外去,部分成員在舊金山、澳洲、加拿大創辦僑報,另一批人則移居台北,在僑社搞刊物,有些女報人還堅持理念,或加入當地報社行列,或在僑團扮演要角。

直至今天,越南烽火的夢魘過去了,雖則雨過天晴,西堤的華文報紙只有出版一份由越南文化局管理的華文版「解放日報」,文化讀物貧乏得可憐,平日只靠一些港台外地輸入的報刊雜誌上架。反之越文各式報刊雜誌三年來卻如雨後春筍出版,至少有數十種之外,隨著科技進步,彩色印刷和資訊內容都很精美奪目。﹙待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最豪華火車在印度 如移動式五星級飯店
日本香川讚岐滿濃公園百花爭豔
日本香川單車一日遊:琴彈公園、錢形砂繪
【飛向歐洲】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