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筆記型電腦出貨降溫第二季恢復成長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一日電)由於2003年第四季筆記型電腦 (NB) 市場大幅成長,導致部份品牌大廠對今年第一季市場持續樂觀而大量鋪貨,不料適逢市場淡季,有待消化庫存,因此今年第一季 (Q1)台灣整體NB出貨降溫,較上季下滑16.3%,但Q2的出貨量在庫存已消化和英特爾推出新一代CPU之後,可望較Q1成長10.1%。

根據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統計,今年Q1市場適逢淡季,加上需求不如預期,台灣整體NB出貨量僅683.3萬台,較去年Q4下滑16.3%,但仍比去年同期成長32.9%,產值方面也受出貨量影響,較上季衰退15.8%。

MIC表示,由於去年Q4的NB市場大幅成長,部份品牌大廠如HP對今年Q1抱持樂觀態度,因而大量鋪貨,結果今年Q1的市場反應不如預期,造成庫存過多,進而影響代工廠商的出貨,其中取代桌上型電腦的NB消費市場需求降溫是Q1市場衰退的主因。

就Q1的競爭態勢來看,第一線廠商出貨集中度超過六成,但因品牌大廠的大量庫存,導致為大廠代工的第一線廠商出貨不順,比重下滑2.2%,第二線廠商比重則相對成長。而第二線廠商排名從去年Q4到今年Q1的變動幅度很大,未來發展動向值得注意。

MIC估計,今年第二季品牌大廠的庫存問題可望解決,加上下一代的CPU-DOTHAN將正式出貨,英特爾(INTEL)將開始針對處理器新命名展開宣傳,有助於刺激市場,預計Q2的NB出貨量較Q1成長10.1%。

就台灣NB市場、個人電腦市場的變化來看,2003年台灣本土品牌的NB積極競爭導致單價下滑,加上INTEL迅馳無線通訊機種帶動換機潮,使得台灣NB銷售量比2002年同期成長兩成,達51萬台,在個人電腦市場比重持續擴大為兩成二,顯示NB正逐漸取代桌上型電腦,而本土品牌不讓國際品牌專美於前,搶下台灣NB四成五的市場。

而個人電腦市場方面,2003年台灣個人電腦市場創造了12%、市場規模達230萬台的成績,展望今年一整年,預期從2000年以來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而停滯一段時間的企業個人電腦採購金額,將在經過四到五年的產品汰換期之後,在今年下半年成為台灣個人電腦市場成長的重要動力。因此保保守估計今年台灣個人電腦市場規模將可達255萬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