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建議台商暫停投資中國

標籤:

【大紀元5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面對中國經濟降溫政策,台灣企業要如何因應﹖昨天在一場研討會中,研究兩岸經貿學者指出,由於中國政府這次宏觀調控效果還難以預測,因此,建議台灣廠商「謀定而後動」,暫時停止任何擴廠與新增投資中國計畫﹔學者並強調企業必須要有「替代市場」的觀念,不能一味只集中在中國投資。

中華經濟研究院與台北市電腦同業公會昨天邀請多位學者與企業代表,舉辦「大陸宏觀調控對台商的挑戰與因應研討會」。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所所長高長表示,這次中國經濟降溫主要是控制內需,因此,對於供應中國內需市場為主的台灣廠商,其營業活動受到衝擊最直接、且明顯。

不過,高長指出,中國若能藉由宏觀調控讓過熱的「經濟軟著陸」,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比較小,如果降溫效果不如預期,中國必須透過行政手段執行進一步的緊縮政策,甚至調高利率,衝擊就會比較大。

高長強調,雖然各界都以「短空長多」來看待這次中國政府宏觀調控,但台灣企業也必須要有因應策略。他建議,首先,因為中國宏觀調控緊縮資金供應,會提高台商在中國的資金成本和籌資困難,如果有擴廠或新增投資計畫的台商,最好先觀望一陣子再決定是否還要再增加投資。

其次,台商應儘可能保持經營上的彈性,因為中國市場的人為因素干擾很大,到中國投資就應該要有心理準備,高長說,企業本來就必須懂得風險與危機管理,也就是要有「替代市場」概念,「適度分散風險,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登峰國際公司(NOVA)副總經理傅峰林也表示,中國經濟降溫很多人都說「短空長多」,其實現在大家一樣都受傷害,股市下挫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他表示,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最近3年好像「待宰羔羊」似的,根本就無法與中國本地企業競爭,因為中國本地企業與政府高層關係好,有任何風吹草動、可以馬上因應,尤其這次中國宏觀調控對外資企業的經營更是雪上加霜。

他也建議,「現在有錢應該先放在口袋,不要急著去中國投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印度股市暴跌 擔心經改受阻
自由黨抨擊紐省政府新房地產稅收政策
政院宣佈四項開放外資投資證券市場措施
商業週刊:中國經濟走向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