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遠距居家照護服務產業可望成全球典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惠珍台北二十三日電)遠距居家照護被視為未來明星產業之一,台灣由於具有普及的醫療照護機構並已高度電腦化和網路化,尤其國內電腦的普及,具成本優勢,更是發展遠距居家照護服務產業一大關鍵,促使台灣有機會成為世界各國發展遠距居家照護的典範。

工研院遠距居家照護計畫主持人徐明指出,台灣具有發展遠距居家照護服務產業優勢,主要原因包括普及的醫療照護機構並已高度電腦化和網路化,國內有 3萬2000 個Physicians(內科醫生),1萬7000家診所,醫療人員不僅擁有良好的訓練,且電腦化能力很高,應用資訊科技進行診療情況也相當普及。此外,國內完善的全民健保制度,也使台灣具備成為世界級醫療和資訊基礎建設理想平台。

台灣發展這項產業另一項優勢,在於通訊和資訊產業表現傲人。以去年而言,台灣資訊硬體產值全球排名第四;另外通訊產業產值逐年成長,尤其是無線通訊領域更已是全球生產重鎮。

電腦的普及是台灣發展遠距居家照護服務產業一大關鍵,因為台灣高超的資訊硬體產製能力,導致產品成本降低,因而使得用戶可以負擔,這是能夠普及化的要素。

此外,我國政府不僅積極推動e台灣計畫,更進一步執行M-Taiwn(行動台灣)計畫,使得國內行動通訊服務與電子化政府的程度,均全球名列前茅,這些對於台灣發展遠距居家照護服務產業也皆不可或缺。

徐明也表示,台灣目前共500 萬人需居家照護,因此估計台灣遠距居家照顧服務年市場規模約 219億台幣;這其中包括核心服務年產值約 144億,如生理資訊儲存、運用及監控 (體溫、心跳和各種疾病監測資料等)和緊急救護。

另外還包括相關週邊服務年產值75億,如醫療檢測與耗材35億、輔具 5億、遠距傳輸服務10億、健康食品20億、以及宅配約5億。

他也指出,若能在相關資訊和醫療設備,善用我國廠商低成本生產優勢,加上新技術及輔具持續開發,再結合基層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力,建構國內成為全世界最綿密的照護服務網路,以普及應用於一般有照護需求的家庭,台灣將有機會成為世界各國發展遠距居家照護的典範。

對此,工研院院長李鍾熙對該院正在進行的遠距居家照護計畫也有著高度期許。他強調,這項計畫是工研院未來規劃的五大重要計畫之一,因此將整合院內各所開發的先進技術,以發展成為國際領導型技術推動。

李鍾熙並指出,目前工研院各院所整合技術發展重點,包括生醫中心研發新型疾病感測元件,以及照護產業的技術、應用與需求等知識庫的收集和發展;系統中心和晶片中心將針對RFID等新型技術應用和開發;機械所則是智慧型機器人等各式新型輔具的開發;以及電通所將針對WLAN(無線區域網路)、3G(第三代行動通訊)和GPS等整體資訊和通訊標準與平台的發展和建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