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濤:「老新聞」與老問題

師濤

標籤:

【大紀元5月7日訊】一、“老新聞”碰上老問題

近幾年,刊登老新聞的報刊雜誌漸漸多了起來(電視裏也類似的節目,比如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最主要的原因是山東畫報出版社的系列圖書《老照片》引起了連鎖反應。除了一些報紙上不定期的版面、雜誌上不定期的欄目外,最近比較暢銷的就有《老新聞》和《舊新聞》等幾份。

儘管這些版面、欄目或報頭打上“老報翻新”、“舊聞重述”的旗號,卻都同樣地碰到了最棘手的“老問題”,那就是無孔不入的新聞審查,即宣傳部門和新聞出版管理部門那裏設置的一道道“紅線”,必須嚴格遵守,嚴禁越線,否則這些老新聞仍然會惹來“新麻煩”。新年後和其中一家報社的發行人一起吃飯時,他就談到這個最敏感的問題。這位發行人說,沒想到老新聞在上海及南方一些省會城市出奇地受歡迎,但其中涉及到“文革”的一些老新聞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關注,甚至是警告,隨時都有被砍掉的危險,不得已,他花了2,000元月薪聘請了一位黨報退休下來的老總編作終審審讀,以解決這個令他放心不下的“老問題”。

他聘請的這位元老總編我也認識,以其對黨的新聞事業的無比忠誠和2,000元的額外收入,肯定會把關甚嚴,“老新聞”再加上老總編,絕不會出現任何“新麻煩”。“老問題”終將成爲更“老”的新聞!(2004.2.28)
二、再說“老新聞”碰上老問題

我在《“老新聞”碰上老問題》一文中提到,一些刊登老新聞的報刊或以“老新聞”、“舊新聞”命名的報紙,遇到最棘手的一個“老問題”就是嚴格的新聞審查。其實,這些老新聞、舊新聞都是過去公開發表的東西,或是合法出版物的文摘,是過去的“新新聞”,已經經曆過異常仔細的新聞審查,如今舊貨出新,慘遭二次審查,正應了“文革”中的一句老話“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對待老新聞,還有個雙重標準問題,還有個“一國兩制”問題。比如有些公開發行的圖書上刊登的部分內容,報刊雜誌轉載時就會容易惹麻煩,尤其是一些有關“黨屎”、“文革”的歷史回憶錄和人物傳記。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大慶,各家報紙都策劃了形式多樣的紀念專刊或專版。陝西一家日報將1949年以來每年的重大事件用一個版面來摘發,出夠50個“金版”,很有收藏價值。不幸的是,1989年“金版”上摘發了一張趙紫陽在天安門看望絕食學生的歷史照片,所摘選的也是公開出版發行的一本大型圖書,誰都認爲不會出事。結果,那天的“金版”報紙是好賣了,該報的三位總編輯和副總編輯卻被一紙文件強行調離,這張本來很有發展勢頭的主流媒體從此遭遇了“黴運”,迅速走向衰敗並最終被強行合併。

我是這起事件的參與者與見證人。這件“老新聞”使我強烈地意識到新聞審查的極端荒謬,從而對“一國兩制”的雙重標準産生了深深的厭惡和憎恨!(2004.3.1)

--轉自《民主論壇》(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師濤﹕蔣彥永醫生點燃了烽火,我們還等什麼
師濤:最惡心的一天
師濤:皮影戲裡的現實故事
師濤小品文(5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