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孝行楷模特写(二)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2日讯】 自由时报记者林晓云╱专访

 “庭羽是上天给我们的一份礼物”郭妈妈感谢地说着,今年十三岁获得孝行奖表扬的郭庭羽,过了暑假就升上台北市一所国中的二年级,知道得奖时全家人都觉得惊讶,低调又谦虚的他们认为,还有别人更适合得到这份奖,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过得不困苦,家里常有笑声,殊不知,这更是得奖的理由,因为是全家人一起在孝爱中生活。

 在世俗的眼中,郭庭羽的爸妈和平常人有些不一样,他们都是小儿麻痹的患者,行动上比较不方便,而小学五年级的弟弟,因为学习上比较困难,对郭家来说,则是一份“爱的功课”,全家人要一起努力学习的功课。

 但在郭家生活中,和平常人没什么不一样,郭爸爸在公司上班,郭妈妈在家里作衣服加工,家庭小康,郭庭羽的乐观来自于遗传及家庭气氛,即使遇到小挫折,在心情调适后也能释怀面对。

 郭爸爸会幽默地开自己玩笑,他说,上帝在创造他的时候,发现没有货了,所以给了他一粗一细、两只不一样的腿;郭妈妈也是乐观的人,个子娇小的她,现在已成为郭家最宠爱的小宝贝,因为家里的每个人都比她高。

 郭庭羽的孝顺,表现在一些很小的互动中,除了扫地、拖地、洗衣服等家事帮忙上,让郭妈妈印象深刻的是,庭羽总是会给她安慰和鼓励,有一次郭妈妈和庭羽一起教弟弟功课,结果愈教愈火大,郭妈妈在客厅哭,弟弟在房间哭,后来庭羽出来拍拍妈妈的肩,要她放心,隔不久,弟弟就出来向妈妈道歉,而从小庭羽就很好带,因为没有人能拉着她走路,十一个月大的庭羽是推着椅子学会走路。

 郭庭羽的贴心,总让郭妈妈自在,因为喜欢看书,每次郭妈妈和郭庭羽去图书馆借书时,会一次借足本数,郭妈妈会在楼下等,看着庭羽跑上三楼借书,再搬卅五本书下来,郭妈妈很心疼让庭羽一个人搬这么多书,但庭羽每次都会笑说,她很强壮的,没问题,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上菜市场买菜时,提菜是庭羽的“专利”,她还会不时“借”妈妈一只手,让妈妈走得更稳。

 成熟、乐观,使郭庭羽想好自己的未来,她想直升现在的完全中学高中部,以后弟弟升国中时可就近照顾,而对文学及科学的兴趣,使她在校内科展中带着团队拿下佳绩。当郭妈妈为娘家事情烦心时,庭羽会说“当上帝关了一扇窗,祂会为你开一扇门”,鼓励和安慰了郭爸爸和妈妈的心。

72岁潘明发 无怨无悔 守护失智母

 记者李豪丰╱专访

 古有老莱子娱亲,无怨无悔,为的是让双亲能够快乐永远;今者,台北县深坑乡七十二岁孝子潘明发,十多年来,照顾患有老人失智症的九十一岁母亲没有怨言,并且长年来大门不出,全力照料卧病在床老母,每天晨昏抱着母亲上下床,并且亲自喂食三餐,孝行可风,今年获选为全国孝行奖。

 深坑乡昇高村王军寮山区一带都是农田及茶园,当地居民大半以种田及种茶为生,现年七十二岁的村民潘明发,也是双亲从茶园及农田干苦活中,将他拉拔长大,长大后也要协助家庭忙于农作,并身兼照顾小他廿一岁的弟弟;十几年前潘明发的父亲身体开始变差,最后病逝,留下八十多岁的老母,潘明发母亲因强忍丧夫之痛,结果患了老人失智症至今,照料母亲的重责就落在潘明发的身上。

 潘明发父亲早年因过于操劳,晚年得了风湿症无法行走,都由他亲手照料三餐,每天晚上抱父亲上床休息,并且睡在一旁,一听到有任何的声音,不论是只有一声咳嗽或翻身,都赶紧下床探视,父亲一生病,都由他背着到街上看医生,从无埋怨,他的孝行早就被邻里所感动。

 潘明发父亲过世后,母亲因伤心过度突然得了老年失智症,在家每天会四处大小便,都是靠他无怨无悔地细心照顾,后来因生了一场大病,无法言行,照顾更加困难;但多年来在他及妻子潘碧云的细心照料下,潘明发九十一岁高龄母亲潘王蜂,目前虽然行动及言语不便,但精神及气色都相当好,对于儿媳的用心,她似乎感受在心里。

 潘明发在母亲患病后,就与妻子放下数甲田地工作,两人每天早上六时将母亲抱上轮椅,亲手为她梳洗打扮,再以稀饭配上各种容易咀嚼的副食品,一口一口慢慢地喂食,十多年来不曾出过远门,怕有任何的闪失,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照顾,就是希望母亲也能过着正常作息生活。

 七十二岁的潘明发身体仍相当硬朗,育有四男五女,内外孙加起来就有十九个,在含饴弄孙之际,也把这份快乐与九十一岁高龄的母亲分享,台北县政府曾向他致意,要出资代为雇用看护协助照料他母亲,潘明发则加以婉拒,一方面不好意思怕麻烦县府,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还有体力,能够用全部心思来照料老母,看着老母身体健康,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安慰。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