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些大陸進口食品不安全

標籤:

【大紀元6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健香港報導)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日前公布在抽驗的從大陸進口的食品中發現有些食品化學物含量超出香港的法定標準。 有香港評論人士認為中國大陸政府應該加強食品安全的監測安全工作,否則將失去香港人民對從中國大陸進口食品的信心。 鑑於最近中國大陸官方媒體頻頻披露假冒偽劣食品製造的事件,香港食物環境署最近抽查了133個食物樣本作防腐劑,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的化驗。該署於六月十九號公布了化驗結果。

*龜苓膏脆瓜醬油辣蘿蔔烤汁花生*

香港食環署助理署長鐘偉雄表示,在全部的食物樣本中,有七個樣本的化學品含量超過了香港的法定標準。其中廣東南海市的燕山牌龜苓膏含有山梨酸,福建省的國聖脆瓜含鉻量超標,廣東佛山市的海天生抽王,深圳市的康的急汁王,廣東惠州市的海聯脆辣蘿蔔,廣州市紅橋燒烤汁的苯甲酸超標。而廣州市的正金紅泥花生含有黃曲霉毒素。

鐘偉雄對香港的記者們表示,除了黃曲霉毒素以外,其他食物樣本的化學超標情況對人體產生不良的影響的可能性不大。

*停售產品 加強檢控*

他說香港的食物環境署已經要求有關的零售商停售這些產品並且加強巡查在香港出售的產品以確保食物的安全。該署已經將化驗結果通知中國大陸有關單位,並且同他們核實該等食品是否出口到香港。

據香港明報引述香港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女士的話說,針對違規的情況,特區政府應該加強巡查和檢控的力度,做出針對性的恆常的抽驗,提高入口商的警覺而不要只管大量的購入廉價貨。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指出,香港食環署公布某些進口食物的化學劑量超標將對中國大陸進口的食品特別是廣東省進口的食品帶來威脅,並且對廣東食品質量監管當局發出一種警示。

*大陸市場秩序比較亂*

何亮亮說:“他們必須嚴肅的對待問題,特別是中國大陸的市場秩序比較亂,生產廠家很多,有關當局應探討如何有效的採取措施嚴格的把關,對食品生產小企業產品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管。”

何亮亮表示,一旦發現問題,通過媒體來曝光,同時有關當局包括這些出售的商店和廠家必須要有機制迅速的把超過安全標準的食物撤下貨架。並且要有一個事後追究的制度。他說,最主要的就是要建立這樣一個制度,才能使得中國大陸的老百姓和海外的消費者重新恢復對中國大陸食品的信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浙江黑心食品 致癌物泡製糖醋白蒜
台灣食品加工業將參加紐約夏季美食展
台北國際食品展揭幕  23國參展規模空前
中華美食展 廚師勤練爭當料理鐵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