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陳博志︰主張大膽西進的人騙了台商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台灣智庫董事長、前經建會主委陳博志昨天表示,由於中國反對自由民主,因此凡是主張自由民主的人,遲早都會被中國打壓,即使是喊中華民國萬歲、拿國旗的人,在中國眼中也是台獨,遲早還是會被打壓,「現在被打壓的台商,要怪就該怪當初勸他們大膽西進的人」。

  陳博志強調,主張大膽西進的那些人,提出不少似是而非的觀念,說兩岸應該政經分離、中國大陸有無窮的機會,「是這些人騙了台商!」

  陳博志昨天出席「聲援台商、嗆聲中國│台商西進政策之檢討」論壇,陳博志說,台商對中國經濟做出很大的貢獻,卻還被中國欺負,可惜許多台灣人到現在都還未覺醒,為此他感到很不高興。

  針對中國打壓綠色台商一事,陳博志指出,當前我們與中國之間引發的問題,不是淺綠或淺藍的問題,而是我們主張自由民主,中國卻反對,因此陳博志認為凡是主張自由民主的人,遲早都會被中國打壓。

  陳博志表示,面對台商被打壓,主張大膽西進的那些人,應該思考自己的錯誤,但他們沒有,卻主張國家元首不要發表刺激中國的談話,那些人的話不能相信。

  陳博志強調,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是像大膽西進論者所說的那麼好,「那些產品大家都會做,只是中國的工資低,環保要求也比較低」,事實上,中國未來的發展也不是如他們所說的那麼好,中國由於所得分配惡化,加上不民主,遲早會引發動亂。

  陳博志表示,主張大膽西進的那些人,認為台灣是中國的門戶,「中國如果那麼偉大,為何自己不做個門,卻要用台灣的門出入」?

林向愷︰鼓勵台商返台投資而非籌資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昨天指出,由於中國政經風險難以評估,如果貿然同意台商回台籌資,會把中國的風險引入台灣資本市場,並且立即排擠根留台灣的廠商籌措資金管道與方便性;他認為,政府應該鼓勵台商回台投資並改善投資環境,台商回台籌資不僅不該鼓勵,更應該反對,根留台灣的廠商才應被鼓勵。

  林向愷提出數據,一九九○年台灣每人的實質GDP是中國的七點二倍,一九九五年則降到僅有六倍,2000年更降到五點三倍,這段期間各國投資中國與中國經貿關係最密切的則是香港,香港在一九九○年時,每人的實質GDP是中國的十二倍,到了2000年時下降到六點八倍,由此可知,與中國發展密切經貿關係形成對中國的依賴,短期之內看似有好處,長期來看卻有壞處。

  林向愷昨天在「聲援台商、嗆聲中國│台商西進政策之檢討」論壇提出上述具體數據,佐證李登輝主政時期倡導戒急用忍政策的正確性。

  林向愷說,上述現象造成香港產業轉型速度緩慢,產業空洞化的步調卻加快,並且升高了失業率問題。

  他表示,李登輝前總統曾說過,政府不能太聽商人的話,政府如果太聽商人的話,無限制地讓台商赴中國投資,他擔心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會像香港一樣。

  林向愷說,2001年以後,政府的兩岸政策是積極開放、有效管理,開放台商回台籌資除了中國的政經風險難以評估之外,台商回台籌資,必須注意其公司的會計及財務是否透明化,否則一旦發生財務操作上的問題,將會對台灣的資本市場造成衝擊。

曹長青︰打壓台商為的是逼台灣就範

〔記者黃忠榮╱台北報導〕香港開放月刊專欄作家曹長青,昨天在「聲援台商、嗆聲中國─台商西進政策之檢討」論壇上表示,中國打壓綠色台商完全是流氓做法,台灣人民要向全世界嗆聲不能接受中國的霸道,而且中國今天打壓綠色,明天就可能打壓藍色,只要不是紅色,統統會被中國打壓。

  曹長青強調,中國政府口口聲聲要三通,將台胞稱為「同胞」,事實上中國對台商、台灣根本沒有感情,它要的只是台灣的資金,「大膽西進」政策只會將台灣的資金掏空,「戒急用忍」政策符合台灣利益。

  曹長青表示,台灣現在面臨的挑戰非常艱辛,內有輸不起的政客叫囂搗亂,外部則面對紅色中國的挑戰,除了外交上繼續圍堵台灣外,打壓綠色台商的做法就是利用商務將台灣人民當作政治工具,威逼台灣人民聽命中國。

  曹長青指出,今天中國打?)瓵袟韘漭x商,沒被打壓到的台商也不要幸災樂禍,因為中國向來的策略是「團結大多數,打擊百分之五」,每天打擊百分之五,到最後全部的人都不能倖免於難。亦即中國現在打擊的是綠色台商,明天的打擊對象就可能會換成藍色的,目前在於勒索、征服台商,接下來就是迫使台灣人民接受「一國兩制」。

  曹長青表示,中國人民對中國自己都沒有信心,「每年從中國流出去的錢高達四百二十億美元,怎麼台商對中國那麼有信心?」

  曹長青語重心長地指出,他擔心現在趕時髦到中國投資,到時候中國發生經濟危機,台商可能血本無歸,跳樓都來不及了。

  曹長青表示,香港回歸七年了,看看香港的情況就知道回歸中國的後果,台灣應該調整大舉西進的政策為「大舉東進」,並且聯合所有的台商向中國及國際社會嗆聲,讓中國害怕不能得到台灣的資金及走進國際社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