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小辭典:高句麗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日電)正在中國蘇州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今天批准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於高句麗被韓國視為古北韓三國之一,這次中國以高句麗王朝遺址申遺令南北韓臉上無光,差點引起申遺大戰。

存在於中韓兩國文化史上的「高句麗」,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是公元前一世紀至七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古代民族。

據新華社報導,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三十七年)夫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後建都於紇升骨城,西漢元始三年(公元三年),遷都國內城,同時築尉那巖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內),尉那巖城又稱丸都山城,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四百二十七年)遷都平壤。

高句麗強盛時期,其勢力範圍包括了中國吉林省的東部、遼寧省東北部和北韓半島的北部。公元六百六十八年,高句麗被唐與北韓半島的新羅聯軍所滅,在歷史上持續了七百零五年。高句麗主要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的中原王朝管轄範圍內,並與歷代王朝保持著隸屬關係,是受中原王朝制約和管轄的地方政權。不論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中原王朝的強烈影響。高句麗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漁獵。

通用漢字記事,現已發現的好太王碑、中原郡碑、冉牟墓志及大量銘文磚和銘文瓦上面的漢字佐証了這一點。高句麗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但中後期受中原文化影響很深,儒、佛、道文化盛行。特別是高句麗堅固的山城、雄偉的陵墓、輝煌的古墓壁畫,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新聞
飛天茅台散瓶批發價跌破2100元
內蒙女子等紅綠燈被車撞飛輾壓致死 畫面曝光
中國財政收入縮水 跌幅創一年多來新高
中共發射運載衛星火箭 殘骸疑掉落貴州村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