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蜀:告別孤島

笑蜀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7月15日訊】為救助下崗職工曹昌貴夫婦的愛子、白血病患者曹野,知名學者溫鐵軍領銜向社會募捐,成了近日互聯網上的一大新聞。曹昌貴夫婦分別是湖北潛江市紡織工業公司和地毯廠下崗職工,在貧困而溫馨的生活中,12歲的獨子曹野就是他們唯一的期盼。但不幸的是,2003年4月16日,曹野被確認為急性淋巴生白血病。曹昌貴夫婦把曹野送進協和醫院化療,短短幾個月花費10多萬元,但仍收效甚微。2003年11月,北京市解放軍總醫院為曹野找到同型號的骨髓提供者。曹昌貴夫婦借遍親友,賣掉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房子也抵押貸款,終於籌得近30萬元,於今年4月為曹野做了骨髓移植手術。但與此同時,曹昌貴夫婦也已經是羅掘俱盡,再無法可想了。而後期費用依然十分高昂,抗感染、抗排異尚需數十萬之巨。曹昌貴夫婦分文莫出,醫院己開始欠費,隨時都有停藥的可能。走投無路之際,曹昌貴夫婦通過各種關係與素昧平生的溫鐵軍取得聯繫,便有了溫鐵軍領銜募捐這樣的新聞。

新聞最先在海南凱迪網站上發佈。短短24小時內,捐款網友達數百之眾,捐款總額近兩萬元。誠如一位網友所形容的,彷彿是一群群的精衛鳥爭著往大海裡扔小石塊,想填平了海救人。場面熱烈而悲壯。

但熱烈而悲壯的捐款,也不能不引人深思,為甚麼當這樣的人道災難發生時,出場的只有純粹的個人救助,國家的救助在哪裏?社會的救助在哪裏?

毫無疑問,國家力量應該是人道災難的主導性的救助力量。這樣的救助力量也確實在特定場合發揮了主導作用。比如地震,比如洪水等等。面臨突發性的大規模人道災難,除了國家力量,沒有任何其他的力量足以應付。國家力量在這方面因此是責無旁貸,其表現也還較如人意。但遺憾的是,當別的形式的人道災難發生時,國家力量卻往往出場不多。而對於普通公民來說,威脅最大的並不是突發性的大規模人道災難,而是別的形式的人道災難。畢竟,突發性的大規模人道災難是極其偶然、極其個別的,絕大多數普通公民終其一生也未必能遇到一次。而別的形式的人道災難,即零星的,小範圍的人道災難,尤其是純粹個體化的人道災難,則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猶如一柄達摩克利斯劍,懸在幾乎每一個普通公民的頭上。比如,去年僅車禍一項,全國即多達66萬多起,死傷人數超過59萬,相當於一場大規模戰爭。日常生活中的純粹個體化的人道災難,一方面對公民威脅最大,一方面國家力量卻往往不能到位,國家對於公民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究竟如何履行,因此不能不是一個問題,需要認真反思。

國家力量不能到位,這時如果有替代力量出現,那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恐懼也能有較大程度的緩解。但同樣遺憾的是,由於市民社會遲遲未能正常發育,有組織的社會力量尚處於幼稚狀態,以之面對野火一般此起彼伏的純粹個體化災難,不過杯水車薪,也往往只有徒呼奈何。曹野悲劇發生之後,就有朋友質疑:曹家為甚麼不去向慈善NGO求助?但問題在於,民間慈善組織,以及幾乎其它所有類型的NGO組織,在中國是太前衛了,與普通民眾之間簡直就隔著千山萬水,諸如樂施會諸如宣明會一類的名詞,曹昌貴夫婦這樣千千萬萬的下崗職工根本就聞所未聞,又如何能夠找到它們並向其求助呢?就邏輯和事實而言,不僅在一般意義上國家不可能包辦一切,在慈善救助意義上,國家也不可能包辦一切。對日常生活中的純粹個體化的人道災難,國家力量和有組織的社會力量都應該起到主導性的救助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方面國家力量難以到位,一方面有組織的社會力量又由於種種有形無形的溝壑所囿,難以補其不足,社會之沙化個人之無援,也就是必然結局了。

這種生態下,每個人都是孤島,每個人都只能以匹夫之力去面對莫測的命運,去承受隨時可能突如其來的災難。但個體的人都是渺小的,正如帕斯卡爾所說,大自然並不需要集中太多的力量,單單一滴水,就可置人於死命。凡胎肉身根本不能抵禦命運的打擊。這就造成了普遍的恐懼心態,造成了普遍的短期行為、利己行為。他人是靠不住的,未來是不可預期的,惟有抓緊眼下的一切機會,多一些積累,自己為自己打造救生圈。

幸好還有互聯網,把原子化的彼此隔絕的悲憫之心發掘出來,組織起來。於是溫鐵軍才能一呼百應,小曹野才終於有了絕境求生的些微希望。但不幸的小曹野實在太幸運了,須知,像他這樣的悲劇,在今天的社會中根本就不具有新聞價值,如果按照常理,可以說不會有一家公共媒體給予起碼的關注,那麼他的悲劇就將很難為公眾所知,他就只有聽任最後的一擊。其實這才是常態,這才是絕大多數受難者真實的命運。如果只有寥寥幾人伸手,正常人都會願意施捨。但如果四面八方到處都在伸手,再怎麼悲天憫人,恐怕這時也不免手足無措,也只好疲憊地閉上自己的眼睛。這時能否打動媒體本已麻木的惻隱之心,公眾本已麻木的惻隱之心,就取決於能否從森林一樣密集的求援之手中突圍出來。幸運的小曹野由於純粹偶然的原因,終於在溫鐵軍的臂助下突圍出來了,就此而言他還不是最弱者。怎樣讓更大多數的最弱者得到救助,讓那些根本就發不出聲音的最弱者得到救助,讓他們根本無須突圍,就能夠依循社會救助的常軌自然而然地得到救助,這才是我們最大的當務之急。只有真正解決了這樣的當務之急,我們才能安妥自己的心,社會安全才有了一個比較堅實的基礎。 @

附:救助曹野熱線

銀行匯款:中國銀行北京分行中關村南大街分理處 賬號:12416208091001

收款單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

郵局匯款:北京100081信箱18分箱記者部 何忠洲 郵政編碼:100081

電話:010-68400142 68400143(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孫文廣:該給地主翻案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