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池上斷層上的邱家宅院與大坡國小

人氣: 12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據中廣新聞韓啟賢報導) 台東縣池上地區在一九五一年曾發生規模六點二的地震,造成地表斷裂,鐵軌彎曲,建築物倒塌毀壞等災害。在往後約五十年期間,池上地區沒有發生規模大於六的地震,取而代之的是沿著池上活斷層帶中的地表潛移變形作用,以及中小規模地震,特別是從大坡村到錦園村,也就是池上斷層帶上,發現許多潛移變形作用的破裂現象,地表上許多檔土牆,路面,溝渠,以及房屋等人工建物都遭到破壞,錦園村的邱家宅院以及池上鄉東側的大坡國小就是相當明顯的例子。

一九五一年發生在池上地區的強震,讓池上一帶很多的房屋都被震倒了,家住池上鄉錦園村的邱瑞祥老先生,他家的房屋和前院裂了一條縫,而且後面豬舍的水槽也都被震到翻了過來,舊房子搖搖欲墜,旁邊許多泥土房子也被震倒,於是他只好把舊房子拆了,搬到旁邊新蓋的房屋裏居住﹔邱瑞祥老先生說,。之後,邱老先生更對他院子一個角落的地面不斷隆起感到不解。後來,台大和法國的教授前來查看,邱老先生才知道原來他剛好住在一條斷層上。

另外,在媒體陸續報導後,邱家宅院成了一個觀光景點,不少遊客或學生會搭遊覽車前來參觀。不過,也有別有目的的遊客。邱老先生指出,有一次有一部遊覽車來,他以為是要來看地面裂縫,結果下車的人表示要借廁所,讓他一時傻在那裡。此外,十多年前有一名媒體記者請他站在院子的地面裂縫上拍照,拍照之後也沒問什麼,隔天媒體上就刊出一篇文章,描述邱家宅院的土地,在地震後裂開,不久後又閤了起來,這篇報導讓他啼笑皆非。

台大地質科學系的教授胡植慶,在學生時代就隨著教授來邱家宅院實習探勘。他指出,位在斷層上的邱家宅院,每天都有大小不同程度的變化,所以目前正和相關單位申請經費和找地,希望能讓邱老先生一家搬到其他地方﹔而現在的邱家房舍將會保全原貌,設立地震斷層博物館,讓民眾來參觀以及作為科學研究之用。

另一個位於池上斷層上的例子,就是位於池上鄉東側的大坡國小﹔胡植慶教授指出,池上斷層是縱谷斷層潛移活動最明顯的區段,每年的滑移速率約為兩到三公分,造成池上斷層沿線,人造建物因潛變而破壞的現象相當明顯﹔而位於其上的大坡國小,就是一個廣受國內外矚目的地方,胡植慶教授說。

池上國小操場東側的小山丘斜坡就是池上斷層的斷層崖。學校在八十六年坡地整建開挖時,發現了池上斷層的地質露頭,為了監測地表的斷層活動,中研院的研究人員於八十七年在此斜坡上裝置兩組潛變計,互相連結跨越斷層進行紀錄,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李建成說。

李建成研究員表示,從八十七年到九十二年,大坡國小的潛變計每年分別紀錄了零點九公厘到兩公分的縮短量,乾季時潛移作用幾乎停止,雨季時相對潛移加快。但在去年12月地震後,累積到今年4月,居然產生十多公分的位移,並造成新的破裂。李建成研究員還指出,對於池上斷層能量釋放與累積的模式,雖然已經有初步的認識,但是池上斷層的定量時間變化、應力狀態、以及臨界破裂等相互關係,則是目前研究人員急待努力瞭解與研究的課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