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認發達國家 放棄保護農業可減少貧困

標籤:

【大紀元7月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 報導) 世貿組織成員國的貿易部長不久將舉行會議,審議目前正在進行的多哈回合談判的進程。舉世矚目的多哈回合談判的首要內容是促使發達國家放棄傳統的農業保護政策,從而使廣大發展中國家能夠更廣泛地加入全球貿易。經濟界人士指出,取消發達國家的農業保護政策不僅是建立世界自由貿易體系的關鍵所在,也是減少全球貧困人口的重要途徑。

*自由貿易和減少貧困化緊密相關*

經濟界人士普遍擔心,世貿組織即將在墨西哥舉行的貿易部長會議有可能使多哈回合談判破裂,其主要原因是發達國家似乎並不准備放棄傳統的農業保護政策,從而繼續把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許多貧窮的農業國家排除在全球貿易市場之外。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全球發展中心執行主席博塞爾說,多哈貿易談判涉及到如何處理富國和窮國的利益問題,農業保護政策不僅僅關係到全球的經濟秩序,而且對減輕全球貧困化程度意義重大。她說:“我們都經歷了多哈回合談判的近似折磨人的緩慢過程,當然這主要是由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不好協調。但是我們都熟悉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自由貿易和減少全球貧困化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因為只有最大限度的取消發達國家的農業保護政策,發展中國家才有機會擴大農產品出口,從而減輕貧困人口的壓力。”

*發達國家實行高額農產品保護政策*

美國全球發展中心和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資深學者克利恩在新近出版的“貿易政策和全球貧困化問題”一書中詳細探討了建立更為合理的全球經濟秩序和減少世界貧困人口之間的關係。這位學者指出,目前世界經濟秩序存在著大量不合理因素,主要表現在發達國家實行高額農產品保護政策。他說:“農業保護程度很高,資料顯示,美國農產品關稅平均是百分之9,歐盟和加拿大為百分之30到33,日本更高達百分之76。如果把其他農產品補貼的政策計算在內並折合成關稅,數字更是驚人:美國的農業保護關稅高達百分之20,歐盟為百分之46,日本竟高達百分之82。”

經濟學家認為,在全球經濟日益實現一體化的當今世界,進出口貿易在國民財富增長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雖然經濟發展是減輕貧困程度的最終保證,但是增加出口是刺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克利恩在他的新書中指出,貧窮的農業國家出口的主要項目是農產品,可是發達國家的巨額關稅幾乎扼殺了這些國家的農產品出口,這是造成許多發展中國家貧困狀況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原因。這位學者強調,他掌握的大量數據證明,通過多哈回合談判實現自由貿易是減少全球貧困人口的最重要的途徑。他說:“如果多哈回合談判成功,建立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就可望在15年內減少大約5億貧困人口。目前全世界生活在每天兩美元的貧困線以下的窮人有30億。”

*政策改革是自由貿易的關鍵*

資料顯示,世界貧困人口大約一半集中在中國和印度。其餘的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以及 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和孟加拉國。經濟學家克利恩認為,取消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建立自由貿易體系能夠確保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給這些國家每年帶來兩千億美元的經濟效益。這筆財富是發達國家目前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經濟援助的兩倍,這些財富不但擴大了窮國的資金來源,也減輕了富國納稅人的負擔。克利恩強調,改革發達國家的農業保護政策是建立自由貿易體系的關鍵。他說:“農業政策改革是自由貿易的關鍵所在,上述成果中的一半都是通過取消發達國家的農業保護政策而實現的。”克利恩說,四分之三的貧困人口都生活在農業地區,他們將是增加發展中國家農產品出口的最直接的受益者。據他估計,單是取消發達國家的農業保護政策一項措施,就可以在全球減少2億貧困人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農損5.3億元 花蓮最慘
中國農民的土地權益得不到保護
大雨造成雲林災情慘重
漂流木佔據富岡港漁民乾瞪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