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成中共散夥餐 江胡惡鬥 銀行爭發債券

北京萬人抗議事件仍延續 四十名拆遷戶告狀受警察殴打

標籤:

【大紀元7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芳、張文綜合報導/北京萬人抗議遊行申請雖未獲准,事件仍在延續。四十名北京拆遷戶7月8日早上到北京最高人民檢察院告狀,保安和警察強行將他們拖離,行動粗暴。7月7日,他們一行三百多人先到中共中央紀律檢察委員會申訴,當時得到的答覆是要他們找最高人民檢察院立案。

7月初,以葉國柱為代表的中國一批強制拆遷的受害者,向北京市公安局提出在北京舉行萬人抗議遊行申請。申請雖未獲准,這一舉動成為近年來全國最大規模的維權大遊行的嚐試,國際媒體紛紛報道,引發國際關注。

在中國暴發審計風暴、北京萬人遊行未獲准、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暴出金融醜聞,中共高層因緊縮經濟内鬥白日化敏感時候,中國銀行7月7日率先向中國國內市場發售了總額為17億美元的次級債券。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稱,中國建設銀行本月晚些時候也將發行規模相當的次級債券。國際金融市場稱這是中國各銀行極度需求資金的最新佐證。國際資本市場正高度關注中國銀行系統安全問題。

國有銀行極度需資金

據中國政府表示,發行次級債券的目的在於推進國有四大銀行明年首次海外上市的計劃。而在此之前,中國政府去年還分別向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注資225億美元。 金融分析師認為,發債計劃更多表明,銀行為補充資本金,已不惜任何代價。未來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發行規模合計將高達人民幣1,000億元,合120億美元。

儘管融資規模龐大,但發行次級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卻不太可能將這兩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大幅提高至8%的全球行業指導水平以上。
 
中國出現審計風暴。中國國家審計署有關人士透露,審計署對國家體育總局動用奧會資金一億三千一百萬元人民幣的審計結果準確無誤,體育總局已在審計報告上簽字認可。中國體育總局坦承動用中國奧會部分資金,涉及土地工程,作爲興建職工住宅的資金補充。

中央軍委會主席江澤民是否在背後支援體育總局這次公開和中央現任領導人胡、溫湖唱對臺戲,成爲外界焦點。審計風暴被中國老百姓視爲江和胡溫内鬥白熱化。據悉,較早前溫家寶叫停中央電視台50億大廈工程,引江澤民惱火。江澤民和胡溫惡鬥,中國緊縮經濟政策受抵制,不斷曝光的貪污案和緊縮經濟的政策,都被中國社會解讀為中南海惡鬥的戰果。

同時,中國上海爆發一起金融醜聞。上個周末以來,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的大廳裏和門前聚集了不少前來抗議的客戶。他們站成一排,手持白紙黑字的巨幅標語,要求交通銀行“還我血汗錢”。

這些抗議者都是交行的客戶,他們在交行的促銷下,把自己金額不小的儲蓄拿出來參加由新疆一個叫作“金新信託公司”發售的乳製品投資專案。當時金新信託承諾利潤率可達百分之6.5。但是這一信託投資7月2號到期,投資人不僅沒有見到分文投資回報,而且還從交行內部打聽到,金新恐怕連他們的投資老本也難以償還。

中國社會投資失控,貪官通過沉澱國有銀行壞賬,轉移國家財富為私有,引發中國銀行體系危機,社會積怨加大。

圈地:中共最後的散夥餐

銀行亂帳有相當比例涉及土地買賣和房屋建設。據中國官方的一些統計數據顯示,環城中國各地城市周圍可投入市場的土地大約是價值25萬億元的最大宗國有資產。利用各種名目“圈地”,重新分配土地,不斷引發土地交易中的貪汙腐化和濫用職權。導致國有銀行資金出現爛賬,這些資金實質轉移到中共各級官員私人手中。中國國內高層內部有人調侃,現在這段時間,像是中共最後的散夥餐會。

過去10年來,上百萬中國人被迫搬遷。自1991年以來,上海有將近九十萬人被『重新安置』;2003年,成都的拆遷戶達到兩萬四千。總部設在紐約的《中國人權》,上個月公佈了一份名為《四川自貢四千名失地農民的控告書》,控告四川省紀委副書記劉佑林等強征土地、謀取暴利。劉佑林、其弟劉偉林和一些當地的政府官員,從1993年至今,先後強征土地一萬五千多畝,導致一萬多農戶房屋被拆,三萬多農民失去土地。

隨後劉佑林等官員又再以每畝30萬至45萬元人民幣之間價格將所征的土地賣給房地產發展商,從中收取利益達50多億元人民幣。

非信眾公開抗議鎮壓法輪功

中國強制拆遷案例日益增多,引發民冤。民眾上訪不斷。7月初,以葉國柱為代表的中國一批強制拆遷的受害者,向北京市公安局提出在京舉行萬人抗議遊行申請。申請雖未獲准,這一舉動成為近年來全國最大規模的維權大遊行的嚐試,國際媒體紛紛報道。

社會最底層民眾基本的生存權利被剝奪,成沒有土地、沒有住所、沒有自由的「三無人員」 。強制拆遷、強佔農業用地等引發的民眾大規模上訪。


 

《中國經營報》7月5日披露,原屬上海市經濟協作辦公室的「上海經濟協作總公司」的領導有步驟地策劃侵吞上千萬元國有資產。當事人之一的何秋銘以虛報壞賬的手法,先把應收賬款當作壞賬處理,在國有企業完成改制後,再去要回這筆款額,成功裝入自己的腰包。

中國經濟專欄作家廖仕明說:「中國經濟新一輪高增長,伴隨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中國各地和各部委紛紛上項目,有了項目就有錢,貪官就可將這些錢用各種方式變為私有財產。沒有項目就沒有油水。」他認為:「中國目前盲目發展,實質上是最後瓜分國有資產。」

總理溫家寶今年4月28日表示,中國政府將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為經濟成長降溫。經濟過熱是因為投資失控,官僚反對經濟降溫,因經濟緊縮會給瓜分國有資產帶來難度。

前不久,北京國務院嚴厲查處江蘇違規發展大型鋼鐵項目案。2002年,私營企業鐵本公司籌劃在常州新北區魏村鎮和鎮江揚中市西來橋鎮建設新大型鋼鐵聯合項目,這個鋼鐵企業計劃預期年產八百四十萬噸鋼鐵,總投資約一百零六億人民幣,合十二億八千萬美元。在得到銀行43億人民幣的信貸額之後,鐵本公司就利用虛假財務報表,挪用銀行流動資金20億。

腐敗行為在經濟上的後果是,每年直接落入以權謀私者個人手中的財物不低於1000億元。而中國新建的南北大動脈「京九」鐵路耗資為400億元,中國最偉大的跨世紀工程——三峽工程的投資也不過1500億元。

據統計,從1987年到1996年這一年間落入以權謀私者個人手中的財物,相當於可以新建25條「京九」鐵路和近7個「三峽」工程。

官員後路工程:資本外逃

大陸官場流行“後路工程”。中國大陸許多官員貪汙受賄後即卷款潛逃。根據統計,自1998年以來,中國政府已先後從30多個國家與地區,緝捕230餘名貪官,但仍有大批外逃貪官逍遙法外。

「外逃貪官四千人,損失資金五十億。」這是中南海當局去年初公佈的一個數字。但是多方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因資本外逃而流失的資金,年平均高達400億美元,幾乎與引進的外資相抵消。外逃資金的數額,呈連年遞增勢頭。

國內一些金融部門堪稱發生貪官外逃事件的頭號重災區。中國銀行廣東開平支行的三任負責人許國俊、餘振東、許超凡盜用4.83億元後,分別逃往海外。

國有企業是貪官外逃的又一重災區。2001年被北京市檢察機關立案的120餘名在逃犯罪嫌疑人中,有70%為國有企業總經理、副總經理以及財會人員。

國有控股的西安市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汽車部經理周長青,曾16次赴澳門豪賭,賭光了4800多萬元公款後,持假名為「李志明」的護照,在廣州白雲機場出境,經由香港轉法國,再由法國逃至厄瓜多爾。由於語言不通,生活無著落,他被抓獲時幾乎身無分文。

銀行壞帳逾五千億美元

美國商業週刊報導指出,中國的銀行壞帳高達五千億美元以上,形勢之險峻是大陸上下意識不到的。據美國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估計,解決中國銀行呆賬問題約需耗費五千一百八十億美元,約為中國國內生產總產值(GDP)的百分之四十三。中國銀行業壞帳問題足使中國經濟滅頂。

2004年6月26日,南京一家銀行推出的美元、港幣高收益存款等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吸引投資者。(photocome)

香港大公報日前報導,國家審計署近日公佈的審計報告,披露廣東省佛山市民營企業主馮明昌利用其控制的十三家關聯企業,編造虛假財務報表,與銀行內部人員串通,累計從工行佛山市南海支行取得貸款七十四億兩千一百萬元人民幣。

這些違法貸款大量轉入個人儲蓄賬戶或直接提現,有些甚至通過非法渠道匯出境外。經初步核查,銀行貸款損失已超過十億元。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王松奇指出,佛山民企騙貸案在中國大陸銀行違規操作的案件中司空見慣。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中,有很大比例是由這部份違規操作造成的。據估計,這個比例可以達到驚人的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七,個別地方可能會更多。

另一方面,受傳統意識的影響,中國民眾一貫的理財原則是存錢。近幾年,大陸媒體每年都說居民儲蓄大幅度增長。目前,銀行的居民存款已經接近11萬億。一旦存款人對政府的擔保失去信心,隨時可能出現擠兌風潮。(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商向大陸反映投資困境要求保障權益
中共向日本交涉不滿在東海進行資源調查
找零錢
東京小子 推出傑尼斯偶像歷代名曲精選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