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遠哲︰大學分類 減少升學競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敏溶、申慧媛╱台北報導〕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昨天指出,全國大專校院應該依不同功能,分為研究型、教學型、社區型等類型大學,由於目前高科技產業人才嚴重缺乏,從人才競爭與需求觀點看來,高科技產業需求的人才,大都是幾所特定研究型大學的畢業生,若能將國內八到九所研究型大學招生名額,從目前一萬多人提高到四萬人,升學競爭將減少許多,高科技產業也不怕找不到人。

針對監察院糾正教育部教改不彰,導致大學資源倒退十五年,李遠哲表示,國內「好的大學學生數太少」,包括清大、交大、中央、中山等研究型大學,大學部招收人數應該增加,希望未來考上研究型大學的人數,由目前約十二至十五%、約一萬多人,增加為卅%、約四萬人,提供高科技產業界需要的高科技人才,提升大學品質及國家競爭力;至於台大則因為規模夠大而不用再增加。

而被點名的這些學校多認為,以現行招生採總量進行管制,要擴充大學招生有困難,不過,教育部認為,只要學校有完整的課程規劃和配套,教育部可額外破例核准。

他說,目前大學教育的確不理想,但如果一%的人讀大學是菁英,八成的人唸大學就叫素質降低,理論上是有問題的。「在學校時間長一點是好事」,而每個人都接受大學教育,這是進步國家的象徵,同時也應兼顧每個人性向、背景不同,帶好每一個學生,把每一個學生都拉上來。

此外,李遠哲澄清,當初教改審議委員會報告中,確有規劃擴充高中大學數量,重點也是以公立學校為主,但是不少民代壓力造成大學暴增,而「不應點名是那一個部長的錯」,現在要做的是宏觀的規劃,未來要怎麼把大學辦好。

李遠哲認為,政府未來五年五百億元的高等教育經費,不應平均分給所有大學,應優先提升幾所重點研究型大學,對辦學績效差的學校,甚至要減少補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