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橋樑之美 王富生照得住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涵平╱南縣報導〕任職公路總局西濱公路南工處的王富生,十二年來利用假期上山下海,深入各地為全國橋樑公路拍照,估計拍攝檔案照片超過廿萬張,作品也屢屢得獎;王富生說,他最大的願望是能夠將作品集結成冊,讓後代子孫認識台灣橋樑歷史。,為了取景,有時得背著相機爬山涉水,也曾經為了等候最好的光線,在一座橋樑守候兩天。

剛獲行政院舉辦的中央機關美展佳作「西螺大橋」,則是在橋下攔砂壩剛完工,趁著濁水溪水流湍急的時候拍攝。

十多年來拍攝的照片都是以公路編號進行建檔,每一張照片後面都黏上原始底片,至於數量多少,王富生也不清楚,不過,家中三個大衣櫥,不是裝衣服,而是滿滿的照片檔案。

拍了十幾年的公路橋樑,王富生眼中的橋樑已經不是單純的橋樑。他說,攝影的同時,會跟當地的居民聊橋的歷史,也是記錄橋樑與當地環境的關係。

例如南投糯米橋,王富生保存七十幾年間糯米橋下以消波塊減緩水流沖刷的照片,也有後來陸續改建的照片,今年七二水災嚴重受損,他也去拍照紀錄。

王富生「瘋」公路橋樑攝影,以致相當晚婚,今年已經四十五歲,小孩才三歲,所幸妻子也相當支持王富生的興趣,有時也會跟著他上山下海。

王富生的足跡幾乎已經踏遍國內各公路系統,以前還得帶著公路導航系統,現在電子導航系統幾乎已經輸入腦海裡,只要一問哪一條公路幾公里路段,就知道大概是哪一縣市哪個地方。

隨著橋樑新建、拓寬、拆除等變動,王富生每每獲悉有關橋樑的消息,心情也會跟著起伏。也因此,他堅定地說,還是會繼續拍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