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瑞與布什有哪些不同 ?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3日訊】(亞洲時報記者Ehsan Ahrari 8月2日報導)既然參議員凱瑞已經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深入分析一下他的國家安全政策就變得十分必要。一度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中保持領先優勢的前佛蒙特州州長約翰· 迪恩常常稱凱瑞為“布什派”,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凱瑞對布什攻伊政策的支援。迪安關於凱瑞(至少在伊拉克問題上)的論斷沒錯。但當凱瑞投票反對援助伊拉克的870億美元法案時,布什及其副手切尼開始譴責他反復無常。

凱瑞的問題也許是他太謹慎,在一些重大的外交政策問題不想太偏離自己“中間稍微偏左”的立場。此外他還落下了立場不堅定的名聲。在他已經成為現任總統的主要對手後,這些缺點可能會對他的競選運動帶來負面影響。也許正是他的謹小慎微和反復無常使他無法說服選民他的國家安全政策與布什的有顯著不同-即使是在布什的伊拉克政策越來越受到抨擊的情況下。

凱瑞自詡是信任聯盟的多邊主義者,並表示在一切重大國際問題上將與聯合國協商。有鑒於此,他當選後可能會重簽防止地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提議美國加入國際戰犯法庭、遊說參議院批准《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停止生產地堡炸彈(又稱掩體炸彈)、真心實意與俄羅斯展開另一輪裁減核武器的會談和挽救瀕臨破裂的巴以和平會談。然而,這正是凱瑞與布什在國家安全政策上分歧不大之處。在其他重大問題上兩人的立場又如何呢?

實施911調查委員會報告中的建議

911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剛一出爐,凱瑞就立即呼籲採納並執行報告中提出的重大建議。隨後布什政府不得不拋棄起初對該報告不冷不熱的態度,立即做出與凱瑞類似的反應。但不要指望這些建議就能很快付諸實施。

這些有關政府機構重組的建議的問題在於它們幾乎不能導致決策程式的改變。事實證明,任何改變程式的嘗試都難以像建議者最初希望的那樣帶來突破性的變化。官僚機構的一個黃金法則就是:機構不會消亡,它們只是經歷重組而後又延續下來。另一個黃金法則是:不可能產生新的官僚規則(程式),只能對舊規則進行改頭換面。更確切的說,當官員們進行重組時,他們採用的還是那一套因循守舊、目前短淺的官僚作風。

即使凱瑞上臺後,根據911調查委員會的建議,採取一些無關痛癢的措施,美國收集、分析和向在職總統提交“有問題的情報”的程式依然不會改變。這是否意味著情報失敗和相關機構的知情不報未來還會重現呢?毫無疑問,只是不會在不遠的將來發生而已。美國當前急切需要的是跨機構之間的協調,然而可悲的現實是這種協調的進程十分緩慢,而且能否實現這種協調仍是個問題。那麼為何要大張旗鼓地來一番重組呢?因為這是出色的政治表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美國遭受了如此大規模的恐怖襲擊後。實際上,凱瑞就是美國政治體系中一位出色的政客。

伊拉克問題

在這個特殊問題上,凱瑞與布什的立場不可能有本質上的區別-只存在風格上的區別。兩人都強調要繼續保持美國在伊拉克的駐軍,因為撤軍只會讓該國成為跨國恐怖勢力的沃土。此外美軍只能在有可行的替代者之後才能認真考慮撤退問題,但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凱瑞和布什都強調要對伊拉克的反美運動領導人,如什葉派領袖薩德爾嚴懲不貸,都力主壓縮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活動空間。

在多邊合作和聯合國問題上凱瑞與布什可能會有所區別,但也不會與布什現在所做的有真正區別-布什拋棄最初的單邊主義更多的是出於不得已而不是真心實意;而凱瑞可能真心期望通過多邊途徑解決伊拉克問題。還必須指出的是,凱瑞的優勢在於他可以利用布什的單邊政策在伊拉克的失敗順理成章地推行多邊主義。

與北韓和伊朗談判

對於上述兩國,凱瑞則與布什有顯著區別。布什對北韓的強硬政策所導致的僵局也許使他更加堅信:重啟1994年克林頓執政期間與北韓談判達成的《核框架條約》應該是改善兩國關係的起點。而且,由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日希望凱瑞當選,他可能會在本國的核武計劃問題上對凱瑞政府(比對布什政府)提出更有望實現的建議。但誰也別指望金正日在這些提議中表示將徹底放棄核武計劃。凱瑞可能面臨一個進退維谷的困境,即金正日只願意“凍結”而不是徹底放棄其核武計劃。這是他的慣用伎倆。

至於伊朗問題,如果凱瑞去年12月3日在紐約外交關係委員會上發表的演講是可信的,他可能會在雙方關注的所有重大問題,包括伊朗的核計劃問題上與伊朗展開全面對話。儘管伊朗堅稱其核計劃完全是出於和平目的,但這種托詞連許多伊朗人都不太相信。因此德黑蘭將不得不引入透明機制以向華盛頓證明其核計劃是出於和平目的。

但北韓和伊朗之間也存在重大區別。只要北韓仍是共產主義國家,它就完全有理由擔心自己成為美國未來政府的潛在軍事目標。相比之下,美國和伊朗則有可能解決雙方的戰略分歧,尤其是如果哈塔米式的實用主義占上風的話。屆時美國將不得不在歐盟三國(當前正在極力說服伊朗公開其核計劃的法德英)的支援下做出不攻擊伊朗的絕對保證。如果凱瑞上臺-由於凱瑞在反擴散和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等觀念上低調得多,伊朗對反擴散和政權更替的擔憂程度將比目前要相對減輕。

改造中東的問題

該問題在21世紀初頭十年中的剩餘數年裏仍將是美國的一項重要戰略目標。但凱瑞將比布什溫和得多。此外,凱瑞在要求阿拉伯國家進行政治多元化改革時,用不著像布什那樣要背入侵伊拉克的歷史包袱。但目前誰也不能斷定阿拉伯國家領導人一定會接受此類建議。至於對中東的改造,他們給予凱瑞的配合恐怕不會比給予布什的要多:絕不要指望獨裁者會心甘情願地拱手交出手中的權力。

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之所以引人矚目是因為國家安全政策依然是選民們最關切的議程之一。凱瑞將不得不證實自己的國家安全政策-即使在本質上與布什的沒有重大區別-將使美國在國際上走出布什在任時的孤立狀態,並贏得更多的尊重。鑒於目前中東和歐洲的反美情緒日益高漲,凱瑞在國家安全政策上是否與布什涇渭分明將決定他能否當選美國的下任總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民主黨指望愛德華茲為競選帶來活力
艾德華斯舌尖口快轟布什
凱瑞政見 恢復九○年代共識
凱瑞短片 史蒂芬史匹柏指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