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六四」徵文評選工作正式展開

丁子霖等出任評委會顧問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6日訊】全球紀念「六四」委員會秘書處新聞發佈:今年三月,全球紀念「六四」十五週年籌委會發起了六四徵文活動。這一活動是籌委會在全球範圍內舉行的系列活動中其中重要一項,活動自四月十五日開始,至六月二十日結束。這次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大紀元》網站、《大紀元時報》、自由亞洲電台及《世界日報》等為徵文活動提供了發表的園地。此外,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等組織提供了資助作為徵文獎金。

本次活動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徵文作者來自五湖四海,有國內的政治異議份子,也有流亡海外當年的學運領袖;有年逾七旬的老人,也有尚在校的十七歲中學生;有在長安街頭大難不死的當事人,也有當時的軍人。至六月四日截稿日期止,籌委會共收到165篇來稿。其中64篇文章已公開發表在《大紀元》,自由亞洲電台及《世界日報》等。《觀察》,《新世紀》,《華夏文摘》,《博訊》等網站轉載了其中的部份文章。這次徵文活動最大的特色是各界人士都有參與,且多數作者是國內的普通民眾。丁子霖教授高度肯定了這一活動的意義,並希望今後多做這類能喚起普通民眾參與的活動。

該活動現已進入評選階段。籌委會組成以丁子霖教授為首的徵文評選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評委會由王有才、劉青、胡平、鄭義、張曉軍、周鋒鎖、洪哲勝、封從德、鹿青霜、韓東方、唐柏橋等11人組成。為了使我們的評選工作能做得更好。我們特此邀請了15名國內外著名的學者與專家擔任本次評選活動的顧問委員,請他們對我們的評選工作給予指導。他們分別是丁子霖、戈陽、方勵之、司馬晉、司馬璐、劉賓雁、許良英、余英時、蘇紹智,嚴家其、林培瑞、明居正、瑪麗。侯芷明、蔣培坤、黎安友。

本次活動的評選程序為,首先由徵文小組推薦20篇文章給每位評委,然後由評委從中挑選出10篇最佳作品並給予評分。同時,評委也可以從其他來稿中挑選自己認為優秀的作品作為獲獎作品。最後的獲獎作品及名次將按照所有評委的評分高低決定。評選結果將於九月初在大紀元公佈,稿酬與獎金將隨後寄出。敬請垂注。部份作者表示希望將稿酬與獎金捐給天安門母親,我們將按照作者的意願處理,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本次徵文活動的部份優秀作品將集結成冊委託公民議政出版。

評委會委員

王有才: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先後兩次被捕,入獄達七年。現在美國哈佛大學受聘為訪問學者。
劉青:七九西單牆民主運動聯席會議主席,入獄十一年,現為中國人權主席。
邢錚:伯克萊大學研究員,全美學自聯主席。
胡平:著名政論家,前中國民聯主席,北京之春主編。
鄭義:著名作家,八九民運知識份子代表人物之一。
張曉軍:專欄作家,曾因參與八九民運入獄一年半。
周鋒鎖:八九民運學生領袖,曾代表清華大學任北高聯常委,被通緝入獄近兩年。現任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理事。
洪哲勝:著名政論家,亞洲民主基金會會長,自由時報民主論壇主編。
封從德: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原北高聯主席,法國高等研究院博士,現任六四檔案主編。
唐柏橋:八九民運學生領袖,入獄近兩年,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現任公民議政執行主任。
鹿青霜:大紀元時報編輯。
韓東方:前中國工自聯發言人,入獄近兩年,現任中國勞工通訊負責人。

評委會顧問委員

丁子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撰寫六四遇難者名單併發起天安門母親運動。
戈陽:著名政論家,原《新觀察》主編。
方勵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前中國科技大學付校長,資產階級自由化三大代表人物之一。
司馬晉: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研究員。
司馬璐:著名中共黨史專家,著有中共黨史系列等幾十部著作。
劉賓雁:著名作家,前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中國作協付主席,資產階級自由化三大代表人物之一。
許良英: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余英時:著名歷史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蘇紹智:著名馬克思主義專家,前中國社科院馬列研究所所長。
嚴家其:著名政治學家,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所長,曾任第一屆中國民陣主席。
明居正:著名政治學家,台灣大學教授。
林培瑞: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瑪麗。侯芷明: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和人權活動家,法國巴黎大學教授。
蔣培坤:著名美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黎安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全球紀念「六四」委員會秘書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蔣彥永獲釋返回北京寓所
參與六四天安門清場的解放軍向受害者懺悔
專訪:蔣彥永女兒蔣瑞很高興父親獲釋
蔣彥永被秘密羈押後終獲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