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評中日決賽政治影響

標籤:

【大紀元8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葉兵香港報導) 香港主要媒體在星期六紛紛發表社評或者署名文章,對這場由足球比賽引起的中日兩國外交風波展開討論。

*香港文匯:日本應深刻反省*

香港《文匯報》以“球迷應文明觀戰 日本須深刻反省”為題發表社評說,從日本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美化侵華罪行,到小泉首相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從侵犯中國領土釣魚島,東海海域的挑舋行動,到這次亞洲杯日本隊宣傳小冊子上的亞洲地圖,將中國大陸和台灣用不同顏色標識,竟將屬於中國領土的台灣視為其他國家,等等。日本方面做了這麼多損害中日友好關係的事,怎麼可能不引起中國人民的不滿?日本方面對此應該進行深刻反省。

《文匯報》還刊載屯門區議員陳雲生的文章指出,尊貴如國王、總統、首相和要員出訪時,都有被報以噓聲,攔途抗議的遭遇,人們從未聽說會惹出外交抗議風波。文章說,日本一支亞洲次級球隊,遭飽受凌辱的個別中國人還以些許顏色,卻惹來日本高層官員群起攻擊,不正是怕對歷史、怕對真相的表現嗎?文章呼籲日本政府實在應正視中國球迷的不滿。

*星島日報:學習周恩來寬宏大度*

《星島日報》社論認為,部份球迷以日本球員為發洩對象,似乎選錯了目標。社論稱讚已故中國總理周恩來以乒乓外交向全世界表達了友善態,充份表現了中國人的豁達大度,使中國打破了國際孤立,走上國際舞台。社論指出,中國現在已今非昔比,應該有更強的自信,向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展現實事求是、公平競爭的風度。

*何亮亮:民族主義情緒是雙刃劍*

香港《東方日報》的一篇報導提到北京會極力防止十九年前的“5-19”騷亂事件重演。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九日,中國隊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行的世界杯外圍賽中輸給香港隊,失去晉級資格。比賽結束後,數以千計的球迷砸搶路邊的商店,推翻汽車,還打傷外國人,引發大規模騷亂。

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認為,中國領導人擔心,由民族主義引發的抗議活動一旦失控,可能變成民眾對政府發洩不滿情緒的爆發點。他說:“民族主義情緒往往是個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成為政府的某種籌瑪,包括在釣魚台問題上,政府顯然態度有了轉變。過去,中國不允許有任何民間保釣行為的。現在,中國政府對民間保釣行動給予一定程度的容忍。保釣人士可以租船到釣魚島去宣示主權。過去在中國這是絕對禁止的。很明顯,中國政府在保釣問題上可以利用民意,形成對日本的一種壓力。但是重慶球迷事件也給了中國政府一個警示,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它不僅會惡化中日關係,還可能影響社會的安定。這是中國政府最擔心的。”

*蘋果日報:反日情緒反映內部權力鬥爭*

《蘋果日報》有一篇署名丁曉軍的文章把民間反日情緒衝擊下的中日關係跟中國領導層內部的角力作了分析。這篇文章評論說,中日關係緊張,爭奪天然氣和石油能源,民間反日情緒對於權力未穩的胡溫系提供了一張質疑江系過往對日政策的王牌。文章指出,民氣雖然可為胡溫所用,作為向政敵施壓的工具,但是危險之處是民氣隨時難以控制,胡錦濤也不敢坐視中日關係惡化到難以收拾的程度。《蘋果日報》的文章認為,中共培養煽動民族主義情緒加強自己的統治,以為一切可以收發自如,現在看來從一場球賽已經可以得到教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各界關注中日亞洲杯足球決賽
中日足球戰 北京調集萬名警力戒備
亞洲盃中日冠亞軍爭奪賽一票難求
北京萬名警力應付中日足球大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