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319槍擊案 改造槍械刮擦痕是破案重要關鍵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10日電)檢警偵辦319槍擊案,備受矚目,專案小組在過濾二千多起地下兵工廠,起出改造槍械案後,偵辦範圍已大幅縮小;警方鑑識人員就槍彈鑑識原理分析指出,持改造槍械犯案特有的「刮擦痕」特性,正是未來破案的重要關鍵。

警方鑑識專家表示,包括彈底紋痕、撞針孔紋痕、退子痕、抓子紋痕、來復線紋痕等都是「工具痕跡」的一種,而且都是槍枝彈道比對的重要依據。當子彈遭撞擊擊發瞬間,彈室內彈殼因火藥爆炸力量而膨脹,並向外推擠或前後左右作稍許移動。

這時彈殼外壁會與槍管彈室內壁產生擠壓或磨擦,當這種現象產生時,因槍管材質多為鋼質,彈殼卻多為銅質,兩者產生擠壓或磨擦,會在質地較軟的銅質彈殼(或鉛彈)上留下擠壓或磨擦紋痕。

鑑識專家解釋,使用制式槍枝擊發制式子彈時,依槍枝口徑及型號,使用適當子彈,這時槍枝的槍管彈室口徑大小與所使用子彈的口徑大小差距甚微,也就是彈殼與彈室間並無太大空隙;即使火藥引爆時,膨脹擠壓或磨擦情況會相對減少,使得彈殼上刮擦痕較不易產生,這也就是為何通常情況下,制式槍械不易發現彈殼上刮擦痕的原因。

反觀地下兵工廠的改造半自動型手槍,其外型、種類、規格沒有統一標準,持改造手槍擊發適用口徑的制式子彈或改造子彈,由於彈殼與槍管彈室部分無法完全密合,會有劇烈擠壓或磨擦現象,因而產生較多紋痕;也因此一般在槍彈鑑識比對,在無法從彈底紋、撞針孔、退子痕等一般常見紋痕中獲得有力結論時,改造手槍擊發的刮擦痕便成為槍彈鑑識的重要參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