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選舉明舉行 民主派和親中派再次較勁

標籤:

【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十1日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將於明天舉行。共將選出六十名議員,其中三十人經地方直選產生,三十人循功能組別選出。這是去年7月1日五十萬人上街遊行後首次舉行的中央級議會選舉,民主派和親中派較勁的局面,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地方直選共分為五大選區,分別是港島區、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及新界西。選舉方式採用比例代表制及最大餘額法,方式是選民投票時,只選擇候選人名單,每張名單可以有一名候選人,或有多名候選人。各選區按照選民比例有一定的當選票數底線,只要候選人拿到底線票數,即能當選;如果某張名單有多名參選人且選票大大超越底線票數,那麼,排列第一的候選人必然當選,所扣除的餘下票數將會撥給排列第二的候選人,如果票數依然符合最低要求,也會當選。

香港各大黨派及政團包括民主黨、民主建港聯盟、自由黨和前線等都派遣重量級人物參加地方直選,其中民主黨和民建聯之爭最受關注。不過,本屆多了一些民主派人士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選,他們包括出身律師的余若薇、梁家傑和湯家驊,這些人具專業知識,且曾大力反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他們的參選,被視為是一股有別於傳統民主派的新興力量。

到目前為止,民主派內部估計,可以在地方直選上取得二十至二十二席,其餘由民建聯、自由黨及獨立候選人范徐麗泰瓜分。民主派在地方直選上,優勢明顯,問題只是能否取得更多議席而已。譬如港島區有六席,民主派篤定拿到三席,目前是爭取拿到第四席;在新界西八席中,民主派篤定拿到五席,目前目標是多爭取一席。

至於功能組別,主要由行業公司、團體或個人以業界身分投票,選出業界代表進入立法會。被劃分的行業包括旅遊界、工程界、會計界和教育界等。民主派期待可以拿到五席。

民主派參選本屆立法會選舉的目標是奪取過半數議席,但從實際出發,目前目標是奪取地方直選二十至二十二席,功能組別四至六席。兩者相加,最多可以達到二十八席;而如果有更多遊離票支持民主派,或許成績更好。

一般認為,民主派奪得立法會二十七、八席,足以對政府施政構成莫大壓力,政府在立法會內未必獲得足夠票數通過法案。

在政綱上,雖然本屆各政黨、政團及獨立候選人都提出他們對政治發展、民生、經濟及社會建設的意見,但不少選民還是著重候選人平常的政治取態。在這方面,民主派與親中派截然不同。在過去的選舉中,大都是民主黨與民建聯直接對壘,但今年民主派卻多了余若薇等新興力量;而親中派也多了范徐麗泰及自由黨等力量。

本屆地方直選選民有三百二十萬人,功能組別約有二十萬人。根據基本法第七十三條,立法會負責行使以下職權:根據基本法規定並依照法定程式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根據政府的提案,審核、通過財政預算;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聽取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並進行辯論;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質詢;就任何有關公共利益問題進行辯論;同意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接受香港居民申訴並作出處理等。

相關新聞
港民主派:北京借奧運金牌選手訪港來影響選情
香港立法會選舉專題(三) ﹕互聯網與香港民主運作
港媒批中共干預選舉
逾九成被訪者表明周日投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