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遺留問題暨中日關係研討會

標籤:

【大紀元9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光華北京報導) 上個周末在北京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戰爭遺留問題暨中日關係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外國和中國的兩百多名與會人士指出中日關係的發展狀況會對亞洲地區造成很大的影響。

*9-18研討敏感問題*

日本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是這次出席中日關係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人士所關注的問題之一。這次的會議是在9月18日這天開始舉行的,而9月18日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日子,在73年前的這一天,日本軍隊發動攻擊,開始佔領中國東北。這次的會議是以中日兩國戰爭遺留問題和兩國未來的關係為主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亞太研究室主任晉林波認為,最近幾年中日兩國關係的發展遇到了很多波折,其中有些問題對中國來說是很重要的,今年918舉行的這個研討會,是針對當前中日關係中的敏感問題展開進一步的討論。

*關係不順 風波迭起*

晉林波說:首先是近幾年中日關係發展不是很順利,特別是兩國高層來往因為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中斷了。在這種中斷的氣氛下兩國出現了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事件,包括最近的足球這個事情。兩國國民的情緒都同時高漲。國內媒體對這個比較關注。你比方說最近聯合國要開新一屆聯大,因為牽涉到日本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個事情。那國內反對聲音非常厲害 。

出席會議的中國抗日戰爭學會名譽會長白介夫指出,日本小泉首相每參拜一次靖國神社就會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不滿,給中日關係的發展帶來障礙。

*中日關係取決於日對歷史的態度*

白介夫說:從我們主觀願望來講,我們當然希望中日關係搞好,因為中日關係不光是兩個國家的問題,也涉及到整個亞洲和平的問題。但是如果說像現在這樣子小泉一而再,再而三的宣布他一定要拜訪靖國神社,或者像我們所看到的一批日本的右翼,他們所發表的文章對歷史的那 種觀點,我們當然不能同意,所以中日兩國關係的前途並不取於我們一方,而應該取決於中國和日本雙方的政府雙方的人民,簡單的說,就是將來的中日關係取決於日本對歷史問題的態度。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的晉林波指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是中日關係當中一個棘手的問題,也是造成目前雙方發展僵局的一個重要因素。

*靖國神社問題背後*

晉林波說:這個問題如果以某種程度解決了,比方說小泉表明不再去參拜靖國神社,那麼中日關係是不是會全面的改善?是不是會波及別的問題呢?也不能保證。 因為現在小泉首相關於靖國神社的問題背後包含的是中日兩國曆史問題上的很深的鴻溝。他們之間有鴻溝,所以要填埋鴻溝確實需要很長的時間。

*需政治家和國民的大智慧*

晉林波還提到中日兩國有許多問題和事務等候解決與發展,例如雙方的歷史,經濟,外交,安全。而且日本是中國的一個周邊國家,也是中國在亞洲最重要的一個周邊國家,這兩個亞洲大國的關係會影響到這個地區的各項發展,所以需要兩國政治家和國民以一種很高的智慧來處理雙方的分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16日表示,中國希望日本以歷史為鑑,面向未來,不再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他同時也提到日本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每年中日人員往來超過350萬人次。

*戰爭遺留問題多*

出席這次兩天研討會的人士討論了許多日本侵華時期所造成的傷害和所遺留的問題,例如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細菌部隊,歷史見證,索賠,日本歷史教科書以及台灣問題。與會人士當中也有人提出中日未來關係也必須設法向前發展而不能在原地停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日爭取西伯利亞輸油管  俄羅斯左右逢源
河北反貪局長家爆炸是蓄意
俄羅斯遠東地區能源與東北亞發展(7)
反貪局長家被炸 李會生曾扳倒腐敗副市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